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名家 > 当代名医 > 正文

余霖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9/7/22
摘要:余霖,字师愚(1723-1795),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乾隆年间(1736-1795),余氏寓居安徽桐城县,岁甲申(1764)桐城瘟疫流行,死者甚众。其父亦染时疫,庸医以伤 ...
余霖

余霖 图片

余霖,字师愚(1723-1795),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乾隆年间(1736-1795),余氏寓居安徽桐城县,岁甲申(1764)桐城瘟疫流行,死者甚众。其父亦染时疫,庸医以伤寒误治而死。余氏悲愤交加,遂潜心于疫病的研究,因受刘河间火热论、吴又可《温疫论》影响,认为当时流行的疫病是感受疠气所致,而“疠气乃无形之毒”,“既曰毒,其为火明矣”,力倡暑疫为病之说。疫疹是热疫的最主要症状,是火毒的外在表现形式。余氏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于1794年著成《疫疹一得》,这是一部辨治热疫的专著。该书详论疫病斑疹的病源及色泽、形态,以及治疗和预后转归。

从医经历

余霖,字师愚,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公元1723~1795年)人,籍贯常州桐溪,少年习儒。以后弃儒攻医,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其父染疫,由于被当地医生所误治,以致不救,使余霖抱恨不已。此后,则侧重于疫疹的研究。在其学习中医本草著作时,见书中记载石膏的作用,其性大寒,大清胃热,而味淡而薄,能解肌热,同时体沉而寒,又能泻实热,认为温热之疫非石膏不能治,因此在临床上遂用石膏重剂以试治温疫,并取得满意疗效。在其三十年临证中,重用石膏,创立以石膏为君药的清瘟败毒饮,活人无数。

人物成就

纪晓岚在其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曾记载乾隆癸丑年(公元1793年)京师大疫,很多医生按张景岳的治法治疗无效,并使患者有些因之而死,又以吴又可的方法治疗亦无效。桐乡冯鸿胪之姬人呼吸将绝,桐乡医生投大剂石膏药,使之应手而愈。此医生即余霖先生。后人多踵其法以治疗,活人无数。可见余霖的学术经验绝非空谈,同时也反映余氏在当时还是名噪一时的。其对温病学的学术发展作出了贡献,成为温热学派的一大家。著有《疫疹一得》。

著书论作

余氏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于1794年著成《疫疹一得》,这是一部辨治热疫的专著。该书详论疫病斑疹的病源及色泽、形态以及治疗和预后转归。

原标题:余霖
上一篇:伯驾下一篇:张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