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栀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主产于浙江、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四川。以湖南产量大,浙江品质佳。

  • 中药名称栀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GARDENIAE FRUCTUS

  • 别 名木丹、山栀子、枝子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茜草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浙江、湖南、江西、湖北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主产于浙江、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四川。以湖南产量大,浙江品质佳。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脾虚便溏,胃寒作痛者慎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μ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1.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2.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3.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4.治热水肿: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5.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6.治外伤血肿:栀子、血当归、水三七。捣烂,加适量白酒,炒热后敷患处。(《苗族药物集》)
7.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斤要方》)

中药炮制

栀子:除去杂质,碾碎。
炒栀子:取净栀子,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黄褐色。(《中国药典2020》)

道地性

浙药、 南药

相关论述

1.《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皰、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2.《别录》:“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3.《本草经集注》:“治伤寒(病),解踯躅毒。"
4.《药性论》:“杀䗪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病(痛)。”
5.《食疗本草》:“主瘖哑,紫酱风,黄疸积热心躁,
6.《医学启源》:“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一也;除烦躁二也;去上焦虚热三也;治风热四也。”
7.《药类法象》:“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引自《汤液本草》)
8.朱丹溪:"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引自《纲目》)
9.《本草蒙筌》:“去赤目作障,止霍乱转筋。”
10.《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传说渊源

       传说栀子花是七仙女之一,天庭中的寂寞生活,让她憧憬人间的美丽。于是,栀子花下凡化作了一棵树。正巧一位农民看见了,孤身一人,生活又很贫苦,就把这棵小树移回了加,百般呵护。
       小树生机盎然,到了夏天开出了许多的小白花。栀子花为了报答农民的恩情,白天幻化成人为主人洗衣做饭,晚上做回栀子花,飘香满院。
       不久,周围的邻居都知道了栀子花的事,家家户户都种上了一棵。因为栀子花都是花仙子的化身,村里的女人们各个都带着栀子花,花开遍地,香满人间。

原标题:栀子
词条标签:栀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