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杠香藤(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杠香藤为大戟科植物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 (Willd.) Muell. Arg.的根、茎、叶。春、秋采根、茎,切片,晒干。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主产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 中药名称杠香藤

  • 中药学名(拉丁名)RADIX SEU CAULIS SEU FOLIUM MALLOTI REPANDI

  • 别 名木贼枫藤、万刺藤、犁头枫

  • 所属功效类祛风湿药

  • 大戟科

  • 分布区域主产陕西、江苏、安徽、浙江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 (Willd.) Muell. Arg.的根、茎、叶。(《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 (Willd.) Muell. Arg.的根、茎、叶。(《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主产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茎木、叶

采收加工

春、秋采根、茎,切片,晒干。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中药大辞典》)

根、茎,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叶互生;叶柄长2.5-4cm;叶片三角卵形或卵形,长9-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截平或稍呈心形,全缘,两面被毛,多少有变异。气微,味辛。(《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苦、辛,温。(《中药大辞典》)

味苦、辛,性温。(《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中药大辞典》)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风湿痹证,腰腿疼痛,口眼喎斜,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绦虫病,湿疹,顽癣,蛇犬咬伤。(《中药大辞典》)

主治风湿痹证,腰腿疼痛,口眼喎斜,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绦虫病,湿疹,顽癣,蛇犬咬伤。(《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干叶研末,调敷;或鲜叶捣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干叶研末,调敷;或鲜叶捣敷。(《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风湿痹痛:(石岩枫)茎30g,炖猪脚或煮鸡蛋服;或茎叶、五加皮、树参各9-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手风湿痛:石岩枫根、盐肤木根各60g。猪蹄、酒少许炖服。(《福建药物志》)

3.治面神经麻痹:石岩枫根120g,甘草12g。水煎服。

4.指跌打损伤:石岩枫叶适量。研末,茶油调敷伤处。

5.治乳痈:石岩枫茎9-18g(酒炒)。炖猪肉服。(3-5方出自《万县中草药》)

6.治发背:石岩枫根30g。水煎或加豆腐炖服。(《福建药物志》)

7.祛绦虫:(石岩枫)根和叶9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8.治慢性湿疹:石岩枫干叶适量。研粉,调茶油,涂患处。(《福建药物志》)

9.治腮腺炎:石岩枫根15g,雀不站、醉鱼草、板蓝根、路路通各9g。水煎服。

10.治淋巴结核:石岩枫茎9-18g。水煎或煮鸡蛋服。(9-10方出自《万县中草药》)

11.治偏坠肿痛:(石岩枫)茎15g,鸡蛋1-2只。同煮食。(《浙江药用植物志》)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四川常用中草药》:“性温,味苦。有小毒。”

2.《广西本草选编》:“味微辛,性温。”

3.《福建药物志》:“微苦,性温。”

4.《四川常用中草药》:“除湿,利水。治风湿骨痛,水肿,顽癣,绦虫,白口疮,脚生鸡眼。

5.《广西本草选编》:“活血祛风,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产后风瘫。”

6.《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活络,舒筋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

7.《台湾药用植物志》:“叶用酒炒,外用止痒,杀虫,治座节疮。桶交藤祛风解热,主治风湿病。”

8.《福建药物志》:“清热,解毒,止痒。主治湿疹,皮肤溃疡,过敏性皮炎,慢性咽炎,痈疽疔疮,狂犬咬伤。”

9.《浙江药用植物志》:“祛风湿,消肿止痛,驱虫。主治风湿痹痛,偏坠肿痛,跌打损伤,乳痈,口眼㖞斜,绦虫。

原标题:杠香藤
词条标签:石岩枫杠香藤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