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高粱(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高粱为禾本科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的种仁。秋季种子成熟后采收,晒干。我国南北各省区均产。

  • 中药名称高粱

  • 中药学名(拉丁名)

  • 别 名芦穄、秬黍

  • 所属功效类 补虚药

  • 禾本科

  • 分布区域我国南北各省区均产。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的种仁。(《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我国南北各省区均产。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后采收,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椭圆形而稍扁,长约5mm。外表面具1层棕红色薄膜,基部色较浅,可见果柄痕。质硬,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淡。(《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甘、涩,温。归脾、胃、肺经。(《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健脾止泻,化痰安神。(《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脾虚泄泻,霍乱,消化不良,痰湿咳嗽,失眠多梦。(《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中华本草》)

贮藏保存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治小儿消化不良:红高粱30g,大枣10个。大枣去核炒焦,高粱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服6g;3-5岁小孩每服9g,每日服2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内外稃,洗净,干燥,筛去灰屑。(《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纲目》:“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功同。”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益中利气,止泄,去客风顽痹;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
3.《浙江药用植物志》:“治呕吐,泄泻。”

原标题:高粱
词条标签:高粱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