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藕节(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根茎节部。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秋、冬二季采挖根茎(藕),切取节部,洗净,晒干,除去须根。

  • 中药名称藕节

  • 中药学名(拉丁名)NELUMBINIS RHIZOMATIS NODUS

  • 别 名光藕节、藕节巴

  • 所属功效类止血药

  • 睡莲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

来源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根茎节部。(《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根茎(藕),切取节部,洗净,晒干,除去须根。(《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呈短圆柱形,中部稍膨大,长2-4cm,直径约2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残存的须根及须根痕,偶见暗红棕色的鳞叶残基。两端有残留的藕,表面皱缩有纵纹。质硬,断面有多数类圆形的孔。气微,味微甘、涩。(《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甘、涩,平。归肝、肺、胃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收敛止血,化瘀。(《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9-15g。(《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忌铁器。(《中华本草》)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藕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丙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①治卒暴吐血:藕节七个,荷叶顶七个。上同蜜擂细,水二钟,煎八分,去滓温服。或研末,蜜调下。(《圣惠方》双荷散)

②治坠马血瘀,积在胸腹,唾血无数者:用生藕节捣烂,调酒绞汁钦,随量用。(名本草汇言》)

③治鼻不止: 藕节捣汁饮,并滴鼻中。(《纲目》)

④治大便下血: 藕节晒干研末,人参、 自蜜煎汤调服二露,日二服。(《全幼心鉴》)

中药炮制

藕节: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藕节炭:取净藕节,照炒炭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内部黄褐色或棕褐色。(《中国药典2020》)

药理作用

止血:藕节热水提取物1g/kg腹腔注射,可以缩短小鼠切尾出血的时间。(《中华本草》)

道地性

淮药、 浙药

相关论述

1.《本草汇言》:藕节,消瘦血,止血妄行之药也。邢元壁曰,《日华子》治产后血闷腹胀,捣汁,和热童便饮,有效,盖止中有行散之意。又时珍方治咳血、唾血、区血、吐血及便血、溺血、血淋、血崩等证,入四生钦、调营汤户,亦行止互通之妙用也。
2.《医林纂要》:藕节,止吐、舰、淋、痢诸血证。甘能补氏咸能软坚去疯,涩能敛散固精,又取其通而有节也。
3.《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
4.《日华子本草》: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主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
5.《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
6.《纲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7.《纲目拾遗》:藕节粉:开隔,补腰肾,和血脉,散疯级,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8.《本草再新》:凉血养血,利水通经。

传说渊源

      相传南宋隆兴元年,宋高宗隐退让位,孝宗继位当朝。孝宗生活奢侈,山珍海味吃腻,又琢磨着吃湖蟹,每天派几十人下湖捉蟹。这湖蟹虽是美味佳肴,但多食反而为祸。不久,孝宗腹部不适,每日腹泻数次,御医诊为热痢,投药数剂无效。高宗亲自微服私访,为孝宗寻医找药。
       高宗打扮成长老来到药市,见一药店门前摆了一大堆鲜藕,人们争相购买。高宗不解,上前问道:“请问药师,这么多鲜藕有何用途?”药师答道:“长老不知,如今天下流行热痢,新采藕节乃治疗热痢之良药。”高宗听罢,沉思片刻,即令药师随入皇宫,药师仔细触脉诊察,只见孝宗汗出身热、泻下臭秽、脉数舌红。药师道:“陛下过食湖蟹,损伤脾胃,久已脾胃热盛,故成热痢。服新采藕节汁,数日可康复。”高宗大喜,忙令人将藕节捣汁,让孝宗服下,几日后,孝宗康复。

原标题:藕节
词条标签:藕节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