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茶叶(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茶叶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的干燥芽叶。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除去杆及杂质,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制成。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 中药名称茶叶

  • 中药学名(拉丁名)FOLIUM CAMELLIAE

  • 别 名腊茶、茶芽、芽茶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山茶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

来源

本品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的干燥芽叶。(《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本品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的干燥嫩叶或嫩芽。(《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分布产地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除去杆及杂质,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制成。(《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清明到夏至分批采摘,摊晾三至五成干时,放热锅中揉搓至干燥,或鲜叶烘干。(《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药材性状

本品呈卷曲的条索状或破碎片,表面灰绿色、黄绿色或棕褐色。完整者水浸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7cm,宽1.5-3cm,先端渐尖,有的稍钝,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薄革质,上表面光滑无毛,下表面羽状网脉明显,嫩叶具毛;叶柄短,略扁。质脆,气清香,味苦涩。(《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本品呈卷曲状或细条状,有的呈破碎片,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0.5~2.4cm;上表面深绿色,光滑,下表面淡绿色或淡黄绿色,具短柔毛,先端尖或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锯齿;柄短。体轻,质脆。气清香,味微涩苦。(《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性味归经

苦、甘,凉。归心、肝、脾、肺、肾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苦、甘,微寒。(《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药材功效

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止泻。(《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药材主治

于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疾和泻痢等症。(《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于头痛目昏,精神疲倦,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痢疾,肠炎,小便不利,梦遗滑精,中暑,烧烫伤,开放性骨折化脓,外伤出血。(《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用法用量

3-10g;或适量泡茶。外用,研末调敷。(《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3~9g,泡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失眠及习惯性便秘者禁服。服人参、土茯苓及含铁药物者禁服。服使君子饮茶易致呃。过量易致呕吐、失眠等。(《中药大辞典》)

失眠者忌服。(《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密闭,贮藏干燥处,防霉。(《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均有角质层,下表皮有气孔和单细胞非腺毛。叶肉组织中可见异形分支状石细胞。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组织,其内侧的薄壁组织中亦有分支状石细胞散在。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成行;韧皮部不发达;具维管束鞘纤维。薄壁组织含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粉末黄绿色或红棕色。分枝状石细胞呈长条形,作不规则分支,分支长短不一,有的一端呈叉状,直径18-48μm,壁厚5-12μm。单细胞非腺毛多碎断,有的基部弯曲,偶见螺状纹理,直径10-20μm,壁厚2-9μm。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5-37μm。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厚,有的呈连珠状增厚;气孔多见,略高于表皮,副卫细胞3-5个,环式;毛茸基部周围的表皮细胞较扁小,环列。(《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配伍

1.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是痛是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瘥: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二升;须臾即吐,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乃止,不损人而渴则瘥。(《千金方》)
2.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片芩二两(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小川芎一两,细芽茶三钱,白芷五钱,薄荷三钱,荆芥穗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用茶清调下。(《赤水玄珠》茶调散)
3.治诸般喉症:细茶三钱(清明前者佳),黄柏三钱,薄荷叶三钱,硼砂(煅)二钱。上各研极细,取净末和匀,加冰片三分吹之。(《万氏家抄方》茶柏散)
4.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干姜(炮为末)二钱匕,好茶末一钱匕。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热,即调干姜末服之。(《圣济总录》姜茶散)
5.治羊癫风:经霜老茶叶一两。为末,同生明矾五钱为细末,水泛丸,朱砂作衣。每服三钱,白滚汤送下。(《周益生家宝方》)
6.治三阴疟:雨前茶三钱,胡桃肉五钱(敲碎),川芎五分,寒多加胡椒三分。未发前,入茶壶内以滚水冲泡,乘热频频服之,吃到临发时,不可住。(《医方集听》)
7.治热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孟诜)
8.治血痢:盐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腊茶加醋汤沃,服之。(《圣济总录》)
9.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腊茶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时,未通再服。(《圣济总录》海金沙散)
10.治腰痛难转:煎茶五合,投醋二合,顿服。(《食疗本草》)
11.治虫积并哮喘、虫胀: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三棱、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串雅补》)
12.治脚趾缝烂疮,及因暑手抓两脚烂疮:细茶研末调烂敷之。(《摄生众妙方》)

中药炮制

乌龙茶:取茶叶,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 
绿茶:鲜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鲜茶叶经凋萎,揉捻,发酵,干燥。(《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干燥。(《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

药理作用

茶叶的药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黄嘌吟衍化物(咖啡因及茶碱)所产生;另外尚含大量鞣酸,故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P样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消除疲劳;过量则引起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症状。它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其最有效剂量与神经类型有关。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咖啡因、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血管。对末梢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但咖啡因对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因而影响比较复杂。
3.对平滑肌、横纹肌的作用:茶碱(通常使用氨茶碱)能松弛平滑肌,故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胆绞痛等。咖啡因还能加强横纹肌的收缩能力。
4.利尿及其他作用:咖啡因,特别是茶碱能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因而有利尿作用,咖啡因能增强胃分泌,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不宜多饮茶。对代谢有兴奋作用。
5.抑菌作用:茶叶浸剂或煎剂在试管中,对各型痢疾杆菌皆具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价与黄连不相上下。一般而言,花茶、绿茶的抗菌效能大于红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的作用强于其他三型(福氏、施氏、宋内氏)。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亦有抑菌作用;血液及肉汤能减弱其抑菌作用,茶的浓度过高相反也会降低其作用。在试管中茶叶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作用略逊于黄连而优于磺胺噻唑。对霍乱弧菌在试管中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在低于体温的温度(27℃)下即有效力。痢疾杆菌在茶叶肉汤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后,能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茶叶抗菌的有效成分一般认为即系鞣质。对豚鼠(眼)的痢疾杆菌实验性感染,茶叶煎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收敛及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茶叶中的鞣质,有收敛肠胃的作用。此鞣质乃儿茶素与没食子酸酯的混合物,有高度维生素P的活性。它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实验证明,它能抑制大鼠无菌性炎症的发展;在慢性试验中,连续用药可降低兔的收缩压,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茶叶中含咖啡因一般在2-3%,故一杯浓茶含咖啡因在0.1g左右。快速浸泡之茶,咖啡因几全可浸出,但其中所含鞣质则仅可浸出一部分(鞣质可妨碍消化),因此,短时浸泡似很合理。发酵后之红茶,挥发性成分(茶之香味)损失一部分,鞣质也被破坏一部分(大致含量为5-6%),较绿茶(鞣质含量12-15%)为少。(《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汤液本草》:茗,苦茶、腊茶是也。治阴证汤药内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茶苦,《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行,所以能清头目。杨士瀛: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
2.《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蠢,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为酪奴,亦贱之也。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3.《本草经疏》:茗,《本经》味甘,气微寒,无毒,藏器言苦,然亦有不苦者。太阴为清肃之脏,喜凉而恶热,热则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瘘疮者,大肠积热也;小便不利者,小肠热结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热,则津液生,痰热解,脏气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令人少睡者,盖心藏神,神昏则多睡,清心经之热,则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下气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气下火降,而兼涤除肠胃,则食自消矣。凡茶之种类极多,方宜大异,要皆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摘于夏前者为良。夫茶能涤肠胃一切垢腻,宁非木中清贵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品类最下者言之耳。
4.《本经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经》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之患,然过饮令人少寐,以其气清也。消食止渴,无出其右,兼香鼓、葱白、生姜,治时疫气发热头痛。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产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采石苔代充,误人殊甚。其余杂茶,皆苦寒伐胃,胃虚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呕逆洞泄,种种皆伤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伤肾气。酒后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饮之。令人声音不清,以其能郁遏火邪也。至于精气寒滑,触之易泄者勿食,宜以沙菀蒺藜点汤代之。
5.《随息居饮食谱》: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泄气者良。色红者,已经蒸庵,失其清涤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饮也。
6.《本草经集注》:(主)好眠。
7.《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悦志。
8.《唐本草》:主瘘疮,利小便,去淡(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
9.《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
10.《本草拾遗》:破热气,除瘴气。
11.《本草别说》: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
12. 张洁古:清头目。
13.《汤液本草》:治中风昏愤,多睡不醒。
14.《日用本草》:除烦止渴,解腻清神。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藭、葱白煎饮,止头痛。
15.《纲目》:浓煎,吐风热痰涎。
16.《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
17.《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传说渊源

       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
       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原标题:茶叶
词条标签:茶叶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