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假蒟(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假蒟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年均可采收,阴干或鲜用。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西藏等地。

  • 中药名称假蒟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PIPERIS SARMENTOSI

  • 别 名蛤蒟、不拨子、假荖

  • 所属功效类温里药

  • 胡椒科

  • 分布区域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来源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干燥地上部分。(《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干燥地上部分。(《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分布产地

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西藏等地。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阴干或鲜用。(《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有细纵棱,节上有不定根。叶多皱缩,展平后呈阔卵形或近圆形,长6-14cm,宽5-13cm,基部浅心形,上面棕绿色,下面灰绿色,有细腺点,7条叶脉于叶背突出,脉上有极细小的粉状短柔毛,叶柄长2-5cm,叶鞘长为叶柄的一半,有时可见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气香,味辛辣。(《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本品藤茎呈圆柱形略扁,长短不一,皱缩,具3~6条纵棱,暗黄绿色,节膨大,常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常中空,叶互生,近膜质,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形、阔卵形至近圆形,长7~14cm,宽6~13cm,顶端短尖,基部心形,全缘,灰绿色或绿褐色,下表面有7条主脉,自叶基发出,凸起。叶柄长2~5cm。穗状花序腋生,红褐色,长5~20mm,直径1~3mm。气香特异,味辛,微麻舌。(《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经。(《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辛,温。(《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药材功效

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祛风利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消滞化痰。(《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胃寒腹痛,风寒咳嗽,水肿,痢疾,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胃腹寒痛,食滞腹胀,风寒咳嗽。(《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10~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置干燥处。(《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阴干。(《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牙痛,洗烂脚。
2.《本草求原》:洗痔疮。
3.《岭南采药录》:和鸡卵煮食之,能疗疟疾。凡患血箭疮,捣敷之。理脚气症,水煎内服外洗。
4.《野生药植图说》:煎水洗涤溃疡、恶疮。

原标题:假蒟
词条标签:假蒟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