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杨梅树皮(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杨梅树皮为杨梅科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 S. et Zucc.的树皮、根皮或根。全年均可采收,多在栽培整修时趁鲜剥取茎皮,根皮或挖取全根,鲜用或晒干。产于江苏、浙江、台湾、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和广东。

  • 中药名称杨梅树皮

  • 中药学名(拉丁名)

  • 别 名杨梅皮

  • 所属功效类理气药

  • 杨梅科

  • 分布区域产于江苏、浙江、台湾、福建

来源

本品为杨梅科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 S. et Zucc.的树皮、根皮或根。(《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江苏、浙江、台湾、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和广东。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皮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多在栽培整修时趁鲜剥取茎皮,根皮或挖取全根,鲜用或晒干。(《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苦、辛、微涩,温。归肝、胃经。(《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行气活血,止痛,止血,解毒消肿。(《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脘腹疼痛,胁痛,牙痛,疝气,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痔血,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痄腮,牙疳,汤火烫伤,臁疮,湿疹,疥癣,感冒,泄泻,痢疾。(《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漱口;或研末调敷;或吹鼻。(《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吐血,血崩:杨梅根皮120g,炖肉250g吃。(《贵州草药》)
2.治菌痢:鲜杨梅树皮、叶共30g,鲜南天竹15g,橘子皮5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展览会资料选编》)
3.治跌打扭伤肿痛:杨梅树皮60g,百两金根30g,烧酒500g,同浸10d,搽擦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4.治臁疮:杨梅树皮90g。煨水服;又用杨梅根皮适量,煨水,洗患处。(《泉州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日华子》:“煎汤洗恶疮疥癞。”
2.《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3.《随息居饮食谱》:“研末烧酒调敷,治远近挛缩。”
4.《贵州民间方药集》:“凉血止血,化瘀生新。治吐血,血崩,痔血,痢疾,胃痛。外治骨折,臁疮。”

传说渊源

       西施泪洒杨梅相传二千多年前,江南各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决定隐居山野,永不为政。在勾践一次大摆庆功筵席上,范蠡带着西施悄悄离开了都城。他们遇河拾桥,逢山觅路,不久来到会稽山中。范蠡觉得此地虽然渺无人烟,但山上有果木,山下有清泉,是个安身的好地方。于是他们就伐木为梁,割茅为瓦,住了下来。初到山野,他俩来不及开垦种植,只得上山采摘野果充饥。由于当时正值夏至,山上虽有满山野果伸手可得,可惜这些野果酸得掉牙,涩得麻舌。西施吃得皱眉捧心,苦不堪言,而范蠡则心痛如焚。可怜这位满腹经纶名闻天下的大夫,有计谋可退敌,却苦苦思索也无法改变野果酸涩之味。无奈之下,他发疯似的摇着一颗颗果树,直摇得满手是血。这时西施闻声上山,看到范蠡手上殷红的鲜血往下滴,心疼得失声痛哭,泪珠滴在被鲜血染红的果实上。可能是范蠡的虔诚感动了上苍,这时,染血的野果一下子变得水灵灵了。当西施把它放进嘴里时,已是香甜可口。于是,他们把吃剩的残核种在地里,世世代代传了下来,变成了现在的杨梅。

原标题:杨梅树皮
词条标签:杨梅杨梅树皮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