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苜蓿(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苜蓿为豆科植物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和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全草。夏、秋间收割,鲜用或切段上备用。南苜蓿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紫苜蓿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 中药名称苜蓿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MEDICAGINIS SATIVAE

  • 别 名光风草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豆科

  • 分布区域南苜蓿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和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全草。(《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南苜蓿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紫苜蓿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间收割,鲜用或切段上备用。(《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南苜蓿:缠绕成团。茎多分枝,三出复叶,多皱缩,完整小叶宽倒卵形,长1-1.5cm,宽0.7-1cm,两侧小叶较小;叶端钝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下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具疏柔毛,小叶柄长约5mm,有柔毛,托叶大,卵形,边缘具细锯齿。总状花序腋生;花2-6朵,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尖锐,花冠皱缩,棕黄色,略伸出萼外。荚果螺旋形,边缘具疏刺。种子3-7颗,肾形,黄褐色。气微,味淡。
紫苜蓿:茎长30-100cm,有蔓生茎,多分枝,光滑。三出复叶,多皱缩卷曲,完整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5cm,宽约0.5cm,仅上部叶缘有锯齿,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小叶柄长约1mm;托叶披针形,长约5mm。总状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齿狭披针形,急尖,花冠暗紫色,长于花萼。荚果螺旋形,2-3绕不等,黑褐色,稍有毛。种子1-10颗,肾形,小,黄褐色。气微,味淡。(《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苦、涩、微甘,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清热凉血,利湿退黄,通淋排石。(《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热病烦满,黄疸,肠炎,痢疾,浮肿,尿路结石,痔疮出血。(《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鲜品90-150g;或研末,3-9g。(《中华本草》)

用药禁忌

1.《食疗本草》:“少食好,多食当冷气入筋中,即瘦人。”
2.姚可成《食物本草》:“苜蓿不可同蜜食,令人不利。”

中药配伍

①治膀胱结石:鲜南苜蓿三至五两,捣汁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②治浮肿:苜蓿叶五钱(研末),豆腐一块,猪油三两。炖熟一次服下,连续服用。(《吉林中草药》)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孟诜:利五脏,洗去脾胃间邪气,诸恶热毒。
2.《日华子本草》:去腹藏邪气,脾胃间热气,通小肠。
3.《本草衍义》:利大小肠。
4.《现代实用中药》:治尿酸性膀胱结石。

原标题:苜蓿
词条标签:紫苜蓿苜蓿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