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三脉紫菀(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植物名三脉紫菀

拼音SanMaiZiYuan

学名Aster trinervius subsp. ageratoides

别名野白菊花,山白菊,山雪花,白升麻,三脉叶马兰,鸡儿肠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桔梗目

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紫菀族

紫菀属

正菀组

三脉叶系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40-100厘米,细或粗壮,有棱及沟,被柔毛或粗毛,上部有时屈折,有上升或开展的分枝。下部叶在花期枯落,叶片宽卵圆形,急狭成长柄;中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5厘米,中部以上急狭成楔形具宽翅的柄,顶端渐尖,边缘有3-7对浅或深锯齿;上部叶渐小,有浅齿或全缘,全部叶纸质,上面被短糙毛,下面浅色被短柔毛常有腺点,或两面被短茸毛而下面沿脉有粗毛,有离基(有时长达7厘米)三出脉,侧脉3-4对,网脉常显明。头状花序径1.5-2厘米,排列成伞房或圆锥伞房状,花序梗长0.5-3厘米。总苞倒锥状或半球状,径4-10毫米,长3-7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线状长圆形,下部近革质或干膜质,上部绿色或紫褐色,外层长达2毫米,内层长约4毫米,有短缘毛。舌状花约十余个,管部长2毫米,舌片线状长圆形,长达11毫米,宽2毫米,紫色,浅红色或白色,管状花黄色,长4.5-5.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裂片长1-2毫米;花柱附片长达1毫米。冠毛浅红褐色或污白色,长3-4毫米。瘦果倒卵状长圆形,灰褐色,长2-2.5毫米,有边肋,一面常有肋,被短粗毛。花果期7-12月。(《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北部、东部、南部至西部、西南部及西藏南部。也分布于喜马拉雅南部、朝鲜、日本及亚洲东北部。生于林下、林缘、灌丛及山谷湿地。海拔100-3350米。(《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据《植物名实图考》湖南、江西草医常用以煎洗无名肿毒。贵州用治风热感冒,湖北用以代马兰或紫菀。(《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三脉紫菀
词条标签: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