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荜茇(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荜茇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以及菲律宾、越南。我国主产于云南、广东、海南等地。

  • 中药名称荜茇

  • 中药学名(拉丁名)PIPERIS LONGI FRUCTUS

  • 别 名荜拨、荜拨梨、毕勃

  • 所属功效类温里药

  • 胡椒科

  • 分布区域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以及菲

来源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以及菲律宾、越南。我国主产于云南、广东、海南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辛,热。归胃、大肠经。 (《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1-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禁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灰褐色。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1μm,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油细胞类圆形,直径25-66μm。内果皮细胞表面观呈长多角形,垂周壁不规则连珠状增厚,常与棕色种皮细胞连结。种皮细胞红棕色,表面观呈长多角形。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滴,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2.取本品粉末0.8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黄色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1.治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疞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巳寒丸)
2.治飧泄气痢,腹胀满,不下食:荜拨半两,肉豆蔻(去壳,半生半煨)一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半生半炮,去核)一两,白术三分,甘草(半生半炙,锉)半两,木香(半生半炒)一两。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荜拨散)
3.治气痢:牛乳半斤,荜拨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独异志》)
4.治脾虚呕逆,心腹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荜拨、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胡椒、桂(去粗皮)、干姜(炮)、诃黎勒皮(焙)各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饮下十五丸,日三。(《圣济总录》荜拨丸)
5.治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下胀满,脐下结痛,及痃癖气块等病:荜拨(炒)、诃子(煨,去子核)、干姜(炮裂)、人参各一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荜拨丸)
6.治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圣惠方》)
7.治妇人血气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荜茇(盐炒)、蒲黄(炒)。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普济方》二神丸,一名荜拨丸)
8.治瘴气成块,在腹不散:荜茇一两,大黄一两。并生为末,入麝香少许,炼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永类钤方》)
9.治牙齿疼痛:荜拨、胡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内蛀孔中。(《圣济总录》荜拨丸)
10.治偏头痛:荜拨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疼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疼令右鼻吸一字。(《经验后方》)
11.治鼻塞脑流清涕:荜拨、香附、大蒜。杵作饼,纱衬炙热贴囟门上,用熨斗火熨透,其涕自止。(《医学入门》荜拨饼)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中国药典2020》)

道地性

云药

相关论述

1.《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2.《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3.《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4.《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5.《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6.《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7.《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8.《本草图经》: 治气痢。
9.《本草衍义》: 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10.《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11.《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传说渊源

       传说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气痢”病,放屁不止,控制不住,遍请名医治疗,百药无效。眼见病情日趋严重,便下诏搜求方药。于是下了皇榜征招能治此病的神医。当时皇宫仪队里的一张姓人士揭榜献方。以牛奶煎煮荜茇,令唐太宗内服,治愈了他的“气痢”痼疾。唐太宗大喜,赐封张某为“五品官。”谁知丞相魏征却一直推诿不办。不久唐太宗旧疾复发,仍按前法取效,便质问魏征:“献方人有功,为何不授官职?”魏征说:“臣不知授他文官,还是武官?”唐太宗一听,悻悻地说:“足可以授三品文官了!”便一纸下令封为“三品文官。”谁也未料到,小小一味荜茇,居然成了加官的敲门砖。
       这人献的原方是:牛乳250克、荜茇15克同煎煮。取汁一半空腹喝下,日饮一次。唐刘禹锡对这件事也作了记载,并说此方经过多次实验,对治疗虚寒内冷的病症很有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牛乳荜茇治“气痢”有效。他认为“气痢”是由于寒热不调引起,牛乳,性微寒,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之功效。荜茇,性温热有温中散热、下气止痛之效。一寒一热,使阴阳得到调和,所以适用此症。

原标题:荜茇
词条标签:荜拔荜茇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