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老鹳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老鹳草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老鹤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或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长嘴老鹳草” ,后两者习称“短嘴老鹳草”。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牻牛儿苗主产于天津、河北、山东,以山东、河北产量较大,习称“长嘴老鹳草”;老鹳草主产于云南、四川、湖北等地,习称“短嘴老鹳草”;野老鹳草主产于浙江、江苏等地。

  • 中药名称老鹳草

  • 中药学名(拉丁名)ERODII HERBA GERANII HERBA

  • 别 名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

  • 所属功效类祛风湿药

  • 牻牛儿苗科

  • 分布区域牻牛儿苗主产于天津、河北、山东,

来源

本品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老鹤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或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长嘴老鹳草” ,后两者习称“短嘴老鹳草”。(《中国药典2015》)
本品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西伯利亚老鹳草Geranium sibiricum L.、尼泊尔老鹳草Geranium nepalense Sweet、块根老鹳草Geranium dahuricum DC.带果实的全草。(《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牻牛儿苗主产于天津、河北、山东,以山东、河北产量较大,习称“长嘴老鹳草”;老鹳草主产于云南、四川、湖北等地,习称“短嘴老鹳草”;野老鹳草主产于浙江、江苏等地。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中国药典2015》)
夏、秋季果实将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或将全株拔起,去净泥土和杂质,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长嘴老鹳草:茎长30-50cm,直径0.3-0.7cm,多分枝,节膨大。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有纵沟纹和稀疏茸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的中空。叶对生,具纲长叶柄;叶片卷曲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线形。果实长圆形,长0.5-1cm。宿存花柱长2.5-4cm,形似鹳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卷曲。气微,味淡。
短嘴老鹳草:茎较细,略短。叶片圆形,3或5深裂,裂片较宽,边缘具缺刻。果实球形,长0.3-0.5cm。花柱长1-1.5cm,有的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野老鹳草叶片拳状5-7深裂,裂片条形,每裂片又3-5深裂。(《中国药典2015》)
牻牛儿苗:全株被白色柔毛。茎类圆形,长30-50cm或更长,直径1-7mm,表面灰绿色带带紫色,有分枝,节明显而稍膨大,具纵沟及稀疏茸毛,质脆,折断后纤维性。叶片卷曲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狭线形,全缘或具1-3粗齿。蒴果长椭圆形,长约4cm,宿存花柱长2.5-3cm,形似鹳喙,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螺旋。气微,味淡。
老鹳草:茎较细,直径1-3mm,具纵沟,表面微紫色或灰褐色,有倒伏毛。叶肾状三角形,3-5深裂,裂片近菱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具伏毛。葫果长约2cm,宿存花柱长1-2cm,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
西伯利亚老鹳草:茎多分枝,略有倒生毛。叶肾状五角形,掌状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羽状深裂或齿状深缺刻,有毛。蒴果长1.5-2cm,宿存花柱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
尼泊尔老鹳草:茎直径1-3mm,表面灰绿色或紫红色,有纵沟及稀疏毛。叶肾状五角形,掌状3-5深裂,边缘有缺刻,被毛。蒴果长约1.7cm,宿存花柱熟时5裂,向上反卷。
块根老鹳草:根茎短,下部簇生近纺锤形的粗根。茎常二歧分枝,近无毛。叶肾状圆形,掌状7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不规则羽状分裂。蒴果长1.2-2cm,余同上种。
均以色深绿、花果多者为佳。(《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辛、苦,平。归肝、肾、脾经。(《中国药典2015》)
苦、微辛,平。归肝、大肠经。 (《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中国药典2015》)
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中国药典2015》)
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疮毒。(《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9-15g。(《中国药典2015》)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制成软膏涂敷。(《中华本草》)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中华本草》)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叶表面观:
牻牛儿苗: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或稍弯曲,少数波状弯曲。单细胞非腺毛多见,直立或弯曲,壁具细小疣状突起。腺毛较少,头部单细胞,类圆形,柄部1-4细胞。叶肉中含草酸钙簇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多为不定式,少见不等式。
老鹳草: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有时可见连珠状增厚。非腺毛单细胞,硬锥形,基部膨大。腺毛头部卵圖形,柄部多单细胞。
野老鹳草:叶肉中偶见草酸钙簇晶。腺毛头部长卵圆形,柄部多单细胞。(《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①治筋骨瘫痪:老鹳草、筋骨草、舒筋草,炖肉服。(《四川㈡,药志》)
②治筋骨疼痛,通行经络,去诸风:新鲜老鹳草洗净,置一百斤于铜锅内,加水煎煮二次,过滤,再将滤液浓缩至约三十斤,加饮用酒五两,煮十分钟,最后加入熟蜂蜜六斤,混合拌匀,煮二十分钟,待冷装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老鹳草膏)
③治腰扭伤:老鹳草根一两,苏木五钱,煎汤,血余炭三钱冲服,每日一剂,日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④治急慢性肠炎下痢:牻牛儿苗六钱,红枣四枚。煎浓汤,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⑤治肠炎,痢疾:老鹳草一两,凤尾草一两,煎成9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连服一至二剂。(《浙江省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⑥治妇人经行受寒,月经不调,经行发热,腹胀腰痛,不能受胎:五叶草五钱,川芎二钱,大蓟二钱,白芷二钱。水酒各一钟,合煎,临卧服,服后避风。(《滇南本草》)

中药炮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略洗,切段,干燥。(《中国药典2015》)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中华本草》)

毒性

小鼠1d内的最大耐受量不低于250g/kg,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270倍以上,说明毒性甚低,口服安全性很大。(《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祛诸风皮肤发痒。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麻木,利小便,泻膀胱积热,攻散诸疮肿毒,退痨热发烧,治风火虫牙,痘疹疥癞等症。
2.《纲目拾遗》:去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络脉。治损伤,痹症,麻木,皮风,浸酒常饮。
3.《现代实用中药》:止久痢,厚肠胃,调中健脾。
4.《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止刀伤出血,又可止咳,益肺气。
5.《药材学》:清热解毒。治热病消渴,痈疽疮肿。

传说渊源

       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是一位四方云游的道士,相传在隋唐时期,他来到了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听说孙思邈来到了四川,上山求医者就纷纷来到了真人洞。大概是由于四川这个地方是属盆地气候,湿度很大的缘故。所以孙思邈接诊的患者大多是风湿病患者。孙思邈虽然在真人洞里炼丹和炮制了多种可以治疑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他用遍所有方法却对四川这个地方的许许多多的风湿病患者却束手无策。使孙思邈陷于一片苦思之中。
       有一天,孙思邈正在为解决病人的痛苦而在真人洞的外面沉思时,他忽然发现有一只灰色的老鹳鸟在真人洞旁边的一个陡峭的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种无名小草,随后拖着沉重的躯体缓慢地飞回密林的鹳鸟窝中。过了几天,孙思邈又见到这只老鹳去啄食此草。但是他却发现这一只老鹳飞行速度加快了且飞得比上一次更雄健而有力了。于是,孙思邈就联想到老鹳鸟可能是由于长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邪气,老鹳鸟既然能食此草,这就说明了此草无毒,食用该草后此鸟疾飞更有力了,就可以肯定这种草对老鹳鸟的风湿邪气有一定益处。
       于是,他随即命徒儿采回很多这种无名小草,煎熬成浓汁,让前来应诊的风湿病患者服用。几天之后,奇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那些因为双腿及关节红肿,而不能走路的人,均已肿消痛止,并且可下地而行走了。喜讯惊动了各地的山民,他们奔走相告,慕名前往真人洞治病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那些经过治疗而痊愈的风湿病人,请孙思邈给此药草起一个名字,孙思邈略思片刻称道:此药草是看见老鹳鸟的行为而认识发现的,应归功于老鹳鸟,那么就取名为“老鹳草”吧。

原标题:老鹳草
词条标签:野老鹳草老鹳草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