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阳起石(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阳起石为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及其异种透闪石石棉。采挖后去净泥土,选择浅灰白色或淡绿白色的纤维状或长柱状集合体入药。主产于湖北、河南、山西。

  • 中药名称阳起石

  • 中药学名(拉丁名)TREMOLITUM

  • 别 名白石、羊起石、石生

  • 所属功效类 补虚药

  • 矿物药

  • 分布区域主产于湖北、河南、山西。

来源

本品为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及其异种透闪石石棉。(《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族透闪石,主含含水硅酸钙〔Ca2Mg5(Si4O11)2(OH)2〕。(《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湖北、河南、山西。

入药部位

矿物

采收加工

采挖后去净泥土,选择浅灰白色或淡绿白色的纤维状或长柱状集合体入药。(《中药大辞典》)

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性状

本品为长柱状、针状、纤维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扁长条状或短柱状。大小不一。白色、浅灰白色或淡绿白色,具丝绢样光泽。体较重,质较硬脆,有的略疏松。可折断,碎断面不整齐,纵面呈纤维状或细柱状。气无味淡。(《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长柱状、针状、纤维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扁长条状或短柱状,大小不一。白色、浅灰白色或淡绿白色,具丝绢样光泽。体较重,质较硬脆,有的略疏松。碎断面不整齐,纵面呈纤维状或细柱状。气无,味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性味归经

咸,温。归肾经。(《中药大辞典》)

咸,微温。归肾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功效

温肾壮阳。(《中药大辞典》)

温肾壮阳。(《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主治

主治肾阳虚衰,腰膝冷痹,男子阳痿遗精,寒疝腹痛,女子宫冷不孕,崩漏,癥瘕。(《中药大辞典》)

用于阳痿,妇女子宫久冷,腰膝酸软。(《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中药大辞典》)

4.5-9g,多入丸散。(《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禁服,不宜久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中药大辞典》)

置干燥处。(《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中药配伍

①治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府溏泄,手足厥冷:阳起石(煅,研令极细)、钟乳粉各等分。共为细末,酒煮附子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济生方》白丸)
②治阴痿、阴汗:阳起石(煅,为末),每服二钱,盐酒下。(《普济方》)
③治冲任不交;虚寒之极,崩中不止,变生他证:阳起石(火煅红,别研,令极细)二两,鹿茸(去毛,醋炙)一两。上为细末,醋煎艾汁,打糯米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空心米饮下。(《济生方》阳起石丸)
④治丹毒:阳起石(烧,研末),新水调涂肿处。(《儒门事亲》阳起石散)

中药炮制

阳起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碾成碎块或粉末。
煅阳起石:取净阳起石碎块,置无烟炉火上或适宜的容器中,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冷,碾碎。

酒阳起石:取净阳起石小块,置无烟炉火上或适宜的容器中,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后,倒入黄酒中浸淬,取出,晾干,碾碎。每阳起石100Kg,用黄酒20Kg。经煅淬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增强温肾壮阳的作用。(《中药大辞典》)

阳起石: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砸成小块。
煅阳起石:取净阳起石,照煅淬法(附录6页)煅至淬酥,取出,晾干,研细,水飞,晒干。每阳起石100kg,用黄酒20kg。(《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经》:主崩中漏下,破子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阴痿不起,补不足。
2.《别录》:疗男子茎头寒,阴下湿痒,去臭汗,消水肿。
3.《药性论》:补肾气精乏,腰疼膝冷,湿痹,能暖女子子宫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
4.《日华子本草》:治带下,温疫,冷气,补五劳七伤。
5.王好古:补命门不足。
6.《医学入门》:能助人阳气,主男子下虚阳衰乏。
7.《纲目》:散诸热肿。
8.《玉楸药解》:治寒疝。
9.《纲目》:阳起石,下焦虚寒者宜用之,然亦非久服之物。张子和《儒门事亲》云:喉痹急速,相火之病也,相火龙火也,宜以火逐之。一男子病缠喉风肿,表里皆作,药不能下,以凉药灌入鼻中,下十余行,外以阳起石烧赤,伏龙肝等分,研极细末,日以新汲水调扫百遍,三日热始退,肿始消。此亦从治之道也。
10.《本草经疏》:阳起石,补助阳气,并除积寒宿血留滞下焦之圣药,故能主崩中漏下,及破子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及男子茎头寒,阴痿不起,阴下湿痒。真阳足,则五脏之气充溢,邪湿之气外散,故并去臭汗也。《别录》又主消水肿者,盖指真火归元,则能暖下焦熏蒸糟粕,化精微,助脾土以制水也。

原标题:阳起石
词条标签: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