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凤尾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别 名】凤尾草、井边茜、三叉草。【识别特征】草木。根茎短,斜生或横走,被赤褐色鳞片。叶 簇 生,二形,营养叶为奇数一回羽状,孢子叶二回羽状,羽片或小 羽片较狭,不下延,有柄或无柄。孢子 孢子囊群线性,生于羽片 边缘。【生长环境】生于溪边、草地或灌木林下。 【药 用】根茎、全草。淡、微苫,微寒。清热利泄,凉血止 痢,解毒消痈。

  • 中药名称凤尾草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PTERIDIS MULTIFIDAE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 凤尾蕨科

  • 分布区域

来源

本品为凤尾蕨科植物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 Poir.、凤尾草Pteris cretica L.、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溪边凤尾蕨Pteris terminalisWall.及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的新鲜或干燥全草。(《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性状

井栏边草  本品长25~70cm。根茎短,密生棕褐色披针形的鳞片及弯曲的细根。叶二型,丛生,灰绿色或绿色;叶柄细而有棱,长10~30cm,棕黄色或黄绿色;能育叶为一回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常具2~3枚小羽片,羽片和小羽片下面边缘连续着生,覆有膜质的囊群盖;不育叶的羽片和小羽片较宽,边缘有锯齿。气微,味淡或稍涩。(《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性味归经

微苦,凉。归肝、胃、大肠经。(《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湿热,凉血止血,消肿解毒。(《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挑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凤尾草
词条标签:剑叶凤尾蕨、凤尾草

  • 来源来源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