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药食同源”说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6
导读: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沦。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沦。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皇帝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也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随着经验的积累,食与药才开始分化,食疗与药疗也逐渐被区分。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但未来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即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鼹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