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食物的“四性五味”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6
导读:食物之“四性” 中医药理论中早有“四性五味”的说法,食物也有“四性五昧”的说法。每一种食物都是性、味的组合体,都有所偏性。 “四性”又称为“阴气”,即寒性、凉性、温性、热性,还有一种平性,因此也有“五性”之说。寒与凉,温与热.它们既归于同类.又有所区…


食物之“四性”

    中医药理论中早有“四性五味”的说法,食物也有“四性五昧”的说法。每一种食物都是性、味的组合体,都有所偏性。

    “四性”又称为“阴气”,即寒性、凉性、温性、热性,还有一种平性,因此也有“五性”之说。寒与凉,温与热.它们既归于同类.又有所区别,凉之甚者为寒,温之甚者为热。寒凉性食物能起到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绿豆汤、西瓜、苦瓜等;而温热性食物能起到温中除寒、助阳补虚的作用,如狗肉、羊肉、葱、姜、蒜等;平性食物寒热性质不十分明显,通常以谷物类食物为主,具有调节人体寒热平衡的作用。

    人们在选择食物时,应注意食物的寒凉属性与自身体质、病情症候的密切联系。

“对症”食用,才能起到辅助治疗疾病或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远离疾病的侵扰。如寒凉食物适合阳气旺盛、内火偏重者食用,温热食物适合虚寒畏冷者食用,而平性食物则适宜各种体质者久服,不会导致体质的偏颇。

    若忽略体质的因素,长期服用寒凉食物,也可导致人体脾胃虚寒,损及脾阳;长期服用温热食物,也会导致内火炽盛而阴虚。因此,人们除了要注意体质与食性的匹配关系,还要注意食性之间的均衡调配,将寒热食物搭配进食,避免一味偏寒或偏热而招致健康隐患。

    此外还应注意食性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寒冷的季节应少进食寒凉食物,炎热季节应少摄人温热食物,使饮食随季节的更替进行调整,做到灵活调配,科学选择。

食物之“五味”

    “五昧”即辛、甘、酸、苦、咸,另有淡味和涩味,人们习惯上把淡味归入甘,把涩味归人酸。在饮食中,食物不同的味道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效。

    辛味食物,能够祛风散寒,舒筋活行气止痛,调节汗腺分泌,改善呼吸功能,提高体温和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辣椒、生姜、葱、胡椒等。

    甘味食物,能够补益强身,缓和痉挛,解毒,增强人体免疫力,开胃生津,如白菜+薏米、苹果、甘蔗、蜂蜜、红糖等。

    酸味食物,能够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矿物质钙和磷的吸收率,如醋、乌梅、山楂等。

    苦味食物,能够清热燥湿,泻火明目,消炎解毒,除烦止渴,如苦瓜、杏仁、茶叶等。

    味食物,能够软坚散结,滋阴助阳,如猪肉、食盐、海带、海参等。

    在选择食物时,应使五味调和,不能有所偏嗜,否则会引起腑脏失调,不利于健康。如食甘酸过多伤脾胃,食辛过多伤肝,食苦过多伤肺,食咸过多伤心肾。

    我们只有对食物的“四性”和“五味”有了全面的认知,才能吃得更合理、更放心,从而达到食物药食兼用的效果。食物的神奇功效

    食物也有药用功效,其在食用过程中能体现出不同的营养学与医学作用.如预防疾病、辅助治疗急慢性病、促进病后调理、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等。预防疾病

    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作为病后维持治疗的有效手段,防止疾病的复发。如谷物类食物普遍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水瓜、大蒜、洋葱能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芹菜、黑木耳、荠菜能够预防高血压;山药、玉米、核桃、蜂蜜能够防治动脉硬化;百合能够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神经衰弱等。食物预防疾病可不受疗程限制,便于长期食用,因而其功效也常常为药物所不能及。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