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芸薹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中药名称芸薹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SEMEN BRASSICAE CAMPESTRIS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 活血化瘀药

  • 十字花科

  • 分布区域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春末采收,打下种子,干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直径约1.5mm。外表红棕色、黑棕色或黄色,在放大镜下可见细网纹及浅色点状种脐。质坚硬,除去种皮后可见2片黄白色肥厚子叶,子叶相重对褶,胚根位于两对褶的子叶之间。以手捻之,有有浸出。气微,味微淡,嚼之有菜油味。(《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性味归经

甘,平。归大肠经。(《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功效

行血,破气,消肿,散结。(《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产后血滞腹痛,肿毒,痔漏。(《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用法用量

4.5~9g。外用:适量。(《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用药禁忌

麻疹后、疮疥、目疾患者不宜食。
1.《百病方》:狐臭人食之,病加剧。
2.《随息居饮食谱》:发风动气,凡患腰脚口齿诸病。及产后、痧痘、疮家痼疾,目证,时感皆忌之。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防鼠。(《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相关论述

1.《千金·食治》:主腰脚痹,又治油肿丹毒。
2.《唐本草》:主风游丹肿,乳痈。
3.《本草拾遗》:破血,产妇煮食之。又捣叶敷赤游轸。
4.《日华子本草》:治产后血风及瘀血。
5.《开宝本草》:破症瘕结血。
6.《本草纲目》:治瘭疽,豌豆疮,散血消肿。
7.《随息居饮食谱》:破结通肠。
8.《四川中药志》:治吐血。

原标题:芸薹子
词条标签:芸薹、油菜

  • 来源来源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