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壮族

简要

壮族,旧称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

发展史

壮医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及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并掌握简单的治病方法。先秦时期,陶针、角疗、骨刮等治疗技术已经开始运用。进入唐宋以后,随着壮汉文化的交流,壮医药吸收中医药的部分理论和方法等,得到迅速发展,壮药使用品种范围扩大,用药经验日益丰富,诊疗技术进一步提高,为壮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壮医药的研究起初主要由个人撰写论文和医著,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83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和科技厅将壮医药研究列为重点项目,对壮医药的研究、发掘与整理有计划有规模地逐渐开展起来。研究人员从文献收集、文物考察和实地调查等多方面对壮医药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包括民间壮医的登记,验方、秘方与单方的收集整理,历史文物的搜寻,壮医药理论与医疗技术的总结等等,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古医籍的发掘整理,理论的探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等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壮医药专著相继出版,发表论文数百篇,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多项,丰富而零散的壮医药经验得到了理论上的总结,壮医药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壮医药教育也开始走进中等、高等医学院校。随着21世纪的到来,壮医药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着手组织人员,对壮医药的理论与临床体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使壮医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得到更大的发展。

理论体系

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壮汉文化的交流,使壮医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壮医的天人自然观

二、脏腑气血骨肉,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壮医的生理病理观

民族疗法

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使壮医药积累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根据壮医的基础理论指导而灵活组方选用。壮医药的治疗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治法大体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类。强调及时治疗,并十分重视预防。壮医认为人体的大多数疾病,主要是因正气虚而受的痧、瘴、蛊、毒、风、湿等有形无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失调,或人体三道两路运行不畅,功能失调。故在治疗上十分强调祛毒或解毒,既重视内治,更重视外治。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补虚则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养生保健

壮医养生分为食疗壮药和食疗药膳两大类。食疗壮药是指具有营养保健和防病作用的食物性壮药。在古代,壮族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可药食两用。包括谷物、水果、干果、蔬菜、调料、禽兽、水产等。食疗药膳是由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和调料配制而成的膳食。既可单独由食用壮药加工制成,又可以壮药和食品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加工、烹调而成。有药汁(鲜汁)、药饮、药酒、药汤、药粥等。

神话和传说

神话是人类祖先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比较低,不可能很科学地认识自己周围的事物以及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于是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有超然物外的神灵在主宰。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把一切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和人格化,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创造出许多神话和传说来。在壮族聚居的柳州、南宁、百色、河池地区的不少县志中,在述及民药时,都有“药王庙”的记载。这些“药王”、“神医”,正是壮族及其先民千百年来防病治病的理想的化身。壮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是很多的,如“盘古开天地”、“特康射太阳”、“妈勒访天边”、“陆驮公公”、“布伯”、“姆六甲”、“布洛陀”、“祖宗神树"、“三星的故事”等。有壮医起源的神话传说主要有两个,即“神医三界公的传说”和“爷奇斗瘟神——靖西壮乡药市的传说”。从这两个神话传说故事中,可以想象到壮族先民崇尚医药,顽强和通疫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和理想境界,是壮医起源和壮族先民早期医疗活动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