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壮医药知识的积累(秦~隋)

壮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壮族民众防病治病的长期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壮族医药。


一、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


壮族地区早期农业的特点是稻作为本。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根据考古资料和史籍有关野生稻分布的记载以及考察研究,认为亚洲栽培稻起源于从中国杭州湾到印度阿萨姆邦这一广阔的半月形地带。壮族所居的岭南地区 , 气候温暖 , 雨量充沛 , 土地肥沃 , 水源条件好 , 适宜稻谷生长 , 壮族先民早在 4000 年前就会稻作耕种,防城亚荒山、马兰嘴山、杯就较山的贝丘遗址发现的磨盘、石菩就是壮族先民种植水稻的证据。 壮族地区早期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的耕种, 对壮医药的发展和壮医药知识的积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谷物类


古代壮族地区粮食作物的构成, 最早是块根、块茎作物的种植, 其次是水稻主食地位的形成,最后是水稻、玉米、番薯、麦等类主粮构成的新组合。稻、芋、大豆、粟在广西汉墓中均有出土。稻、麦、玉米、番薯、粟、山薯、木薯、 芋、大豆、饭豆、绿豆、豌豆、蚕豆、扁豆、荷兰豆、刀鞘豆等, 不仅是古代壮族人民充饥之食 , 而且作为健脾胃、益肾气、延年益寿的食疗壮药, 加工成药粥、药酒、药饭、药糕等药膳食用。如贺县的黑糯米酿酒"沽于市有名色",桂平的黑糯米酿成的甜酒, 具有"补中益气而及肾"之功效,刀鞘豆脂酸具有清暑热的功效。壮族的绿豆棕、昭平豆豉、全州魔芋豆腐、甘薯粉条等历来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药菜 。


(二)、果类


壮族地区高温多雨,土壤大部分属酸性和中性, 适宜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生长。广西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出土的炭化果实有桃、李、楠、橄榄、梅、人面子等。广西合浦县堂排二号汉墓出土的一个铜锅内, 盛满了稻谷和荔枝, 荔校皮和果核都保持完整, 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荔枝标本。梧州大塘鹤头山东汉基 , 挖掘时在一个铜碗内见存有28粒板栗坚果,与今桂北的板栗基本相同。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述当时岭南果树的品种有荔枝、龙眼、柑楠、甘蔗、橄榄等,并描述了多种果品的性状和食用价值。西晋稽含《南方草木状》记述果名17种 , 其中荔枝、龙眼、柑楠、杨梅、橄榄、五棱子等,至今仍是广西栽培的重要果树,且具有药用价值。如记载有"甘蔗疗饥"、"五棱子以蜜渍制,甘酢而美"。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岭南果树有11种,在内容上比《南方草木状》有不少发展,如记载橄榄"生吃及煮饮解酒毒",倒捻子"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其暖腹,并益肌肉"。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有"志果"一章 , 列举了广南西路可食之果 57 种,应是当地栽培和采食的时果 , 并经他亲自辨识的。计有:荔枝、龙眼、馒头柑、金楠、绵李、石粟、龙荔、木竹子、冬桃、罗望子、人面子、乌榄、方榄、椰子、蕉子、鸡蕉子、芽蕉子、 红盐草果、鹦哥舌、八角菌香、余甘子、五棱子、黎朦子、菠萝蜜、柚子、槽吾子、搓擦子、地蚕、赤柚子、火炭子、山韶子、山龙眼、部谛子、木赖子、粘子、罗晃子、千岁子、赤枣子、藤韶子、古米子、壳子、藤核子、木连子、罗蒙子、毛栗、 特乃子、不纳子、羊矢子、日头子、秋风子、黄皮子、朱圆子、扁桃、粉骨子、塔骨子、布衲子、黄肚子。稍后,周去非所撰的《岭外代答》又增补若干果名:槟榔、构粟、水瓜子、水翁子、牛奶子、天麻子、石胡桃、婆婆果、术馒头。可见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水果之乡,古代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这些水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广泛用作药膳,有直接吃、榨汁饮、腌制吃或配合其他壮药服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橙"能解鱼蟹毒,核炒研冲酒服,可治闪挫腰痛";黎朦"味极酸,其子榨水和糖饮之,能解暑";人面子"仁可供茶,佳品也";枳桔"解酒最验";槟榔"辟瘴、下气、消食"等等。


(三)、蔬菜类


壮族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 , 自然导致农业生产中蔬菜栽培的早发性。古代壮族地区早就认识到膳食必须包括蔬菜在内了。广西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的植物种实,蔬菜有葫芦、广东含笑等。西晋稽含《南方草木状》记 载的蔬菜有雍菜、茄、芫要等,这些蔬菜都是自古以来就在壮族地区栽培的原生种。据统计常吃的蔬菜有:大白菜、小白菜、芥菜、油菜、蕹菜、 萝卜、莴苣、菠菜、苦荬菜、紫苏、芥蓝菜、茼蒿、苋菜、苦苣、枸杞菜、金针菜、豆芽菜、落葵、千里香、厚皮菜、竹笋、茭白、黄瓜、苦瓜、冬瓜、南瓜、虹豆、葫芦、茄子、木瓜、凉薯、茨菰、莲藕、马蹄、菱角、芹菜、紫苏、韭菜、薤(晶头) 、芫荽、木耳、香菇等。蔬菜被古代壮族人民广泛用作食疗壮药 , 如蕹菜汁"能解冶葛毒", 菠菜"能解酒毒", 苦荬菜"味苦性寒,可解暑毒,并可治蛊", 紫苏"食之不饥,可以释劳", 枸杞菜"味甘平,食之能清心明目";"以之煮 , 配以猪肝可平肝火"等。


(四)、动物类


壮族地区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 林吕何《广西药用动物》一书就收有动物药125 种。壮族先民长期以来依山傍水而居,养成了喜食动物的习惯,甚至生饮某些动物的血液。如《岭外代答》曰 :"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壮族民间习惯用动物药来配制扶正补虚的药膳,形成了"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特点。据文献记载统计,古代壮族地区食用和药用的动物有:猪、牛、马、鸭、黄羊、嘉鱼、乳虫、竹鱼、珍珠、鲳鱼、盐龙、鹦鹉、鳖、石羊、山羊、金蛇、银蛇、蓝蛇尾、蜈蚣、鸤喙、犀角、鹧鸪、蜂、两头蛇、白花蛇、十二时虫、鸮鸟、蜚蠊、蚂蚁、翡翠、知了虫、香鼠、玳瑁、蛤蚧、山獭、狸、大鲵、麻雀等。壮医认为,凡是虫类的药都能祛风止痛;鱼鳞之品可化淤通络,软坚消块;介甲之属能滋阴潜阳,安心神而定魂魄;飞禽和走兽虽然有柔刚不同的性能,但都能温养或滋养气血,调理阴阳,为扶正平和之品。例如蛤蚧,岭南俚人的使用经验为"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 并宜丸散中使";山瑞,"煮食羹味极浓厚,性温补";大鲵"质粘甚厚,滋阴降火",山羊 ,"其心血可治扑跌损伤及诸血症,以一分许酒调,饮之神效",山獭,"中箭者,研其骨少许转立消", 山獭阴茎主治"阴虚阳痿,精寒而清者,磨酒少许服。獠人以为补助要药";玳瑁 ,"主解岭南百药毒,俚人利其血饮,以解诸药毒"。此外,壮族民间历来流传有生饮蛇血治风湿;老鼠滋补之功"一鼠当三鸡";蚂蚁治风湿;蛤蚧、麻雀、公鸡蛋(公鸡睾丸)滋补壮阳等经验。


(五)、调料类


壮医用作药膳的调料主要有姜、酒、盐、醋、葱、蒜、肉桂、芫荽、糖、辣椒、花椒、沙姜、油、酱油等。烹调药膳时加调料,可除去鱼肉的腥味,增加药膳的香味,使之更加美味可口,而且这些调料品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酒具有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的功效。服法有日常佐餐、与药同煎或浸药服 , 外用淋洗、漱口或摩擦。壮族村寨几乎人人会喝酒,家家会酿酒,出街入市必定喝酒,这些酒大多度数不高,少量常饮可延年益寿。壮族地区姜的种类很多,有红姜、紫姜、沙姜、姜黄、蓝姜等。姜可发汗解表治感冒,可解鱼蟹中毒及温胃止呕等,为壮医常用药,而蓝姜乃壮医妇科良药。肉桂,从《山海经》开始有记载,前人记述颇多,广西素有"桂海"、"八桂 "之称。《南方草木状》、《岭外代答》等书都对广西肉桂的药用做了记载。肉桂入药,壮医分为牡桂、菌桂、官桂、桂枝、桂心、板桂、桂油、桂茶、桂酒,颇为讲究,常被用来配制药膳,病者服之多有奇效。


二、壮药知识的积累


秦至隋代瓯骆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农业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耕作方法的改进、耕种面积的扩大、田间施肥及优良的稻谷品种的培育与引进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壮族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晋人郭义恭《广志》一书记载西晋时期水稻的品种已有13个。从考古发现来看,岭南越人在汉代已掌握了移栽技术,提高了产量。秦汉以来,瓯骆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形成以水稻种植为主,兼种粟、豆、薏、芋以及各种蔬菜瓜果等旱地作物的格局。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农作物产量品种的增加,自然使药源有所增加 , 如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薏苡仁等诸多药物,壮族地区均有出产,当时壮医对许多植物药的应用,由此可见一斑。另外,从出土文物考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这一时期壮药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如贵港罗湾二号汉墓出士的药用铁冬青叶(盛于陶盒内)及一号墓出土的广东含笑、 花椒 , 平乐银山岭汉墓出士的薏米(盛于陶室中)等。


由此我们知道壮族先民对药物的认识起源于生活、生产实践中,随着农业及狩猎的发展,先民们逐渐认识了植物药及动物药,随着采矿业的兴起,逐渐认识了矿物药,并逐渐总结积累,渐而发展成为壮医的药物治疗方法。


1976年,在广西贵港市罗泊湾一号汉墓中出土了大批植物种子和果实,经广西农学院(今广西大学)及广西植物研究所鉴定,计有:稻、粟、大麻、黄瓜、香瓜、番木瓜、葫芦、橘子、李、梅、青杨梅、橄榄核、罗浮栲、广东含笑、金银花、花椒、姜、芋、纤维状物品。这些植物中,有不少是药用植物,说明当时在壮族地区已普遍使用植物药治病防病,药物疗法已有一定的根基。


三、古代科技与壮医药


《壮族通史》指出:"瓯骆地区铜、锡等矿藏丰富,燃料充足,具有发展青铜冶铸业的有利条件。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回骆人开始学会冶铸青铜器以后,逐步积累了经验,冶铸技术亦不断提高。秦汉时期乃至隋代,随着中原人民的不断南迁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加上瓯骆工匠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生产组织的日趋严密,进一步促进了瓯骆地区矿产的开发和冶铸业的发展,生产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工艺也更为复杂精致,并且多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风格。"据专家考证,"壮族的自然科学发端甚早,远在两千多年前,己能将当时视为自然科学尖端的割圆术用于铸造铜鼓的太阳纹","壮族祖先掌握铜鼓割圆的技术和汉族及古希腊差不多"。最能反映古骆越科技成就的是铜鼓的铸造和使用。"铜鼓既是骆越青铜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器物,也是骆越青铜冶铸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表明自先秦以后,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日趋精湛,且具有相当水平。最主要是反映在铜鼓的制作上,而由骆越铜鼓所反映出来的壮族地区高度的科技水平和冶铸水平与针刺疗法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例如,从考古发现的广西武鸣县马头乡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墓葬群出土的青铜针来看,壮族先民的针刺用具在先秦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另外,从已报道的出土针具的比较来看,武鸣马头乡青铜针、贵港银针、内蒙古达拉特旗树林召青铜砭针、洛阳西高崖针、河北满城金银针等,尽管在形制上有区域性差异,但质地上都差不多,而武鸣马头乡青铜针年代最早,贵港银针的形制与现代针具更加接近,足以表明其在当时的先进性。可见壮医药与古代科技密切相关,并随着古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积累经验向前迈进。


四、卫生保健和环保意识


从考古挖掘的文物来看,壮族先民早已有了良好的卫生保健和环保意识。如从广西合浦望牛岭西汉晚期墓出士的铜凤灯,烟尘通过口含的喇叭形口罩,经颈部进入腹腔 (腹腔内盛水)消入水里 ,有消烟作用,防止烟进入大气,污染空气,这充分说明了2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己有了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广东钟山东汉墓出土的陶厕所模型表明至少从东汉开始,壮民已知道建造厕所使大小便有固定场所,这是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的卫生;广西贵港汉墓出士的陶井模型,井上有篷盖,可见当时的壮民已注意保护饮用水的卫生。另外,一些卫生用具的出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壮族先民早在2000年前就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如广西贵港新村11号东汉墓出土的陶虎子 (溺器,即现在使用的尿壶), 广西贵港罗泊湾西汉墓出土的婆金铜挖耳勺,广西荔浦县兴坪汉墓出土的陶痰孟,广西贵港罗泊湾M1、M2号西汉墓出土的陶盒(其中一陶盒内盛有铁冬青) 以及广西合浦县堂排二号汉墓(西汉晚期)出土的内盛铁冬青的铜碗等。这些对卫生保健的认识在当时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五、有关文献记载


自秦代以来,壮医药知识有了新的积累,新的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对一些原有的药物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用途,诊疗经验也进一步得到积累总结,有关壮医药知识的记载也有所增加。例如,成书于东汉年间的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的365味药中,壮医盛产的菌桂、牡桂、意苡仁、钟乳石等被收人。该书中"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有"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病"等作用的下品药125种,壮族地区大多有出产。


晋代稽含著的《南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学专著,其中记载了许多壮族用药,如"吉利草,其茎如金钗股,形类石斛,根类芍药,交广俚俗多畜蛊毒,惟此草能解之,极验,吴黄武中,江夏李侯以罪涉合浦,始入境,遇毒,其奴吉利者,偶得是草,与侯服。遂解"。"雍,叶如落葵而小,性冷味甘……南方之奇疏也。冶葛有大毒,以雍汁滴其苗,当时萎死。世传魏武能但啖冶葛至一尺,云先食此菜" 。壮族民间至今仍流传这一治疗经验。"豆寇花……旧说此花食之破气消痰,进酒增倍。泰康二年,交州贡一篚,上试之有验,以赐近臣"。交州在当时包括广西部分地区。


晋代葛洪在所著《肘后方》中有关岭南壮医壮药的记载不少。如书中记载了岭南土俚(壮族先辈) 人治疗脚气病、防治沙虱毒(恙虫病)的经验,而对用毒、解毒方法尤为重视 , 多次提及。在论述毒箭时指出:"凡箭毒有三种,交广夷里焦铜作镞……才伤皮便红肿溃烂而死……若有中之,即使餐粪,或绞滤取汁饮之,并以涂疮上,须臾即定。"并指出,广西盛产的蓝青、藕、生葛根、干姜、雄黄、竹沥等皆可解之。广西盛产的鬼针草、生蓼、干姜、荆叶等,内服或外敷,可治毒蛇咬伤。对岭南地区的毒药记载更详:"岭南俚人毒药,皆因食得之,多不即觉,渐不能食,或心中渐胀,并背急闷,先寒似痒。"说明当时的岭南毒药中,缓发者危害亦不小。"若中毒微觉 , 即急取一片白银含一宿,银变色,即是药也。银色青是蓝药,银色黄赤是菌药,久久毒入眼,眼或青或黄赤。若青是蓝药,若黄赤是菌药。俚人有解治法,畏人得法,在外言合,或言三百头牛药,或言三百两银药。余住久,与首领亲狎,知其药并是常用 "。并说所用的方药如生姜、常山、土常山、黄藤、都淋藤、蓝实、白花藤、甘草、甘蕉、芭蕉等"岭南皆有"。书中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如卷七所记"沙虱水陆皆有,其新雨后及晨暮前,跋涉必著人……其大如毛发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动也,若不挑之,虫钻至骨,便周行人身,其与射工相似皆杀人。"并指出此病见于岭南。按此描述,与恙虫病生活形态、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等较符合,而且葛洪提到的一些预防方法,也都是有效的。


另外,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等著作对于岭南的壮医壮药也有所记载。

原文标题:壮医药知识的积累(秦~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