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近年来,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相继被纳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多项国家重要战略规划,尤其《中医药法》的出台,使民族医药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占边境线的约70%。
拉祜族医疗用方
(一)伤风
伤风西医称感冒,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受凉、淋雨、劳累等可促使发病。发热、头痛、鼻阻、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自身不舒服等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体温增高,头痛剧烈,严重咳嗽并吐痰或有其他伴随症状,应考虑是否并发其他疾病。
治疗:
处方①多喝开水或煮些姜糖水服。
处方②葱、生姜、酸笋、辣椒、油盐煮汤喝,发汗。
处方③背部拔罐20-40处,每天拔2-3次。不用服药可治愈。笔者调查采访时亲自观察到四位患者,疗效很好。
(二)流行性感冒
本病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症状比普通感冒剧,易发生并发症往往众多人同时发病,很快蔓延、起病急、发热时体温高达39℃以上,持续2~3天,剧烈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有时结膜充血,眼球疼痛,并有鼻塞,咽喉流血疼痛等,可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及肺炎。
治疗:
处方①可按普通伤风感冒治疗,方法如下:取麻疙瘩、大力丸、通气香各10克,生姜三片,水煎服。咳嗽痰多加半夏、灯台叶。
处方②取三丫苦、三对节、钩藤各15克,鱼子兰10克,生熟姜各三片,水煎内服。
处方③取大麻黄、理肺散各10克,三丫苦15克,水煎内服。
处方④取金银花、狗响铃、通气香、木姜子、小苦子根、剌黄连各10克,水煎内服,红糖为药引。
处方⑤取山白芷1.5克,黄果皮10克,野牡丹皮10克,金银花10克,水煎内服,酒为药引。
处方⑥取香摔根、通气香各12克,防风、三对节、海船皮、刺黄莲各10克,竹茹一团,水煎内服,草果为药引。
处方⑦取鱼子兰、狗骨头树皮各15克,水冬瓜树皮10克,胡椒三粒,水煎内服。
处方⑧取百虎草、三丫苦各15克,水煎服,白酒为药引。处方⑨取鹅不食草20克,防风5克,金银花15克,生石膏20克,车前草30克,桑叶20克,水煎内服。每日一剂,多喝开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三)急性支气管炎
本病是细菌或其他刺激性物质,引起的支气管急性炎症。感冒自身抵抗力低,细菌容易侵入支气管,使其发炎、或由于某些矿物质刺激支气管也可发痛,表现畏寒、发热、头痛、咳嗽、全身不适,先是干咳后逐渐有痰,粘痰或浓痰,病程约为7天。有些人往往先由感冒开始,若咳嗽不停,则可能转为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
处方①取树兰花10克,甘草6克,共煎水冲白糖服,连服2-3天即俞。适当休息,多喝开水。
处方②取金银花15克,紫苏10克,灯台树8克,黄果皮6克水煎内服,蜂蜜为药引。
处方③取桑树皮15克,竹叶10克,半夏10克水煎内服,白酒为药引。
处方④背部拔罐15-20处,每日拔罐2次,配合耳针等。
(四)哮喘
本病发作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管腔变窄,造成呼吸困难。喘气对发生哮鸣吼声,又称“吼病”。农村中最常见的是支气管受细菌感染后引起的哮喘发作,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还有一种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较少见,是由于病人接触某种物质(如花粉、羽毛、油漆、进食鱼、虾、寄生虫感染,风寒刺激等,产生过敏而突然发病,先有畏寒、发热、咳嗽咯浓痰等支气管症状,然后出现哮喘。支气管哮喘一般突然发病,先有鼻痒、打喷嚏、胸闷、患者呼吸快、面色苍白、口唇青紫、额头出冷汗、手足发凉,数小时后缓解。
治疗:
处方①取灯台树叶15克,桑叶10克,鹿仙草20克,麦冬克,白部15克,大麻叶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要适当休息,加强饮食营养。
处方②不发作时可用蛤蚧、蝙蝠血及心脏泡酒内服以增强体质。
处方③背部拔罐10-20次,每日3次,连拔5天为1疗程。
(五)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双球菌所引起,多发于冬春季。受寒、淋雨、疲劳、慢性疾病等使肌体低抗力下降等因素,都可促发本病。病菌常侵犯肺的一叶或大部分,以左侧为多,有时也可侵犯两个肺叶。发病急,常有怕冷或寒战,体温迅速上升,数小时即达39℃以上,持续不退。同时有气急、病侧胸痛、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剧。咳嗽起初略浓痰,后呈铁锈色或痰中带血丝。呼吸困难,狂躁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面色苍白、体温和血压下降、虚脱,甚至休克。如及时治疗,病程可缩短,病人很快痊愈,并发症也少。治疗不彻底,有时可发展肺浓肿、胸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拉祜族医治疗方法和急性支气管炎相同。因本病来势急凶,而拉祜医尚无特效药,发现本病宜及时送医院治疗。
(六)上吐下泻
本病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胃肠炎。多在夏秋季发病,发病原因饮食不洁,吃生冷或有毒食物,腹部受凉等可引起。起病急,常有上腹部不适,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每日数十次不等,大便稀薄呈黄水样,泻时常有脐周疼痛,泻后有舒适感,少数病人有发热。若吐泻剧烈,可引起酸中毒,表现为面色苍白、眼下陷、精神差、皮肤弹性差。
治疗:
处方①取大树黄莲30克,金银花20克,水冬瓜树皮15克水煎内服。饮食以稀粥、面汤等易消化食物为主。
处方②取番石榴叶7片,黄泡嫩叶7片,木柯嫩尖7尖,米40克,茶叶适量炒黄后水煎服,红糖为药引。本病来势凶,有脱水者及时送医院治疗。
(七)小儿腹泻
本病指一般小儿腹泻。现代医学称单纯性消化不良’此病多在夏秋季发病,起病原因饮食不当,饮食不卫生。肠道内外感染,如肠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都可引起小儿消化功能紊乱。因受寒、抵抗力降低,维生素缺乏也是引起发病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腹泻,每日3-15次,泻出蛋花样混有奶块,黄色或青色大便,病情轻时仅有溢奶。
治疗:取车前草6克,金竹叶.克,金银花6克水煎内服。适当控制饮食,以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浆、多给淡盐开水喝,可加些葡萄糖粉共冲服,如有脱水较严重,腹泻次数较多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八)溃疡病
溃疡病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溃疡的病变大多数位于胃小弯、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深浅不一,浅者仅限于粘膜或肌层,深者可达浆膜,引起穿孔。一般病人只有一个溃疡、少数病人同时可有几个溃疡。本病从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时发时止,周期性和节律性,局限在上腹部中央,多为钝痛和灼痛。胃溃疡常在饭后半小时痛,经1-3小时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后再次出现上述节律。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饭后2-3小时发生,持续不断直到进食或服制酸剂后缓解,下午或夜间重,随着病性的变化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及其他消化道症状。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
治疗:
处方①取刺猬的胃15克,刺猬皮10克烧灰存性碾粉,石菖蒲10克,台乌15克水煎送服。
处方②山堆堆15克,山乌龟15克,十大功劳10克水煎内服。
(九)发冷发热病
本病因为其特点是发冷发热而称。西医称为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蚊子传播。主要症状是周期性寒颤高热出汗。分为间日疟,3日疟和恶性疟3种。常见的是间日疟。疟疾的症状是由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引起,因其每48小时(间日疟)繁殖一代,故间日发作一次。如两枇交替感染,可每天发作。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成熟,使红细胞破裂放出大量毒素,引起发冷发热出汗等反应。人被疟蚊叮咬后,疟原虫进入人体约隔10—24天才发病。典型症状分3期,发冷期病人寒颤发抖,面色紫红,约10分钟至1小时;发热期体温迅速上升高达40℃,可伴有头痛、周身酸痛、口渴、甚至恶心呕吐、神志模糊、胡言乱语等。全身大汗后感到身体疲泛或舒服轻快,可入睡2-3小时,部分患者有口鼻处疮诊。从上症状周期发作,如不及时控制,由于红血球大量破坏,可引起贫血、病人面色萎黄、周身无力,同时伴有肝脾肿大。
笔者在哀牢山下热带地区采访80多岁老民间医生,据说当地居民80%患过疟疾,有“稻谷黄病满床”之说,曾用常山、良姜、大黑头蒿、草烟根、三对节等药物作预防。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派来医疗队,开展大规模的防疟,抗疟工作,现在疟疾基本被消灭了。
治疗:
处方①取常山10克,三对节12克,草果为药引水煎内服。
处方②取常山克,野芝麻、菖蒲各12克,青蒿3克,草果为药引水煎内服。
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现在治疗疟疾已有氣奎,伯氨奎宁等特效药物,很少用民间药物治疗了。
(十)黄肿病
此病因贫血,面黄而得名。现代医学称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于人体肠内而引起贫血,面部浮肿,虚弱。钩虫在肠内以吸血为生,每条钩虫每天能吸血0.2-0.4毫升,在吸血时,口部还能分泌抗凝素,使伤口不易凝血而有利于其吸血,同时附着伤口还不断有血渗出。人体内寄生虫至少数百条,每天要失血数毫升至数十毫升,钩虫产生的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因施肥再到田野土壤中,在适当的温度下,经过1一2天发育为幼虫,约5天后即有较强活动力,此时人如亦脚到田园中行走,幼虫钻入皮肤,经微血管进入血液,再随血循环到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经小支气管向上移行到咽部,一部分幼虫可随痰排出,另一部分随宿主的吞咽活动下行至消化道,经食道、胃至小肠,在肠内生长发育为成虫。
幼虫钻入皮肤引起奇痒,灼热的红斑,以后形成水疮,如被抓破或感染化脓。成虫在体内引起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下肢及全身可浮肿。有些病人出现异食癖,如喜吃生米、泥土、石块、木碳、瓦片、破布等。小儿可因钩虫寄生引起长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及智力可发生障碍,妇女可出现月经过少或闭经。粪便显微镜检查找到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拉祜医目前无特效驱钩虫药,一般只服鸡血藤、土党参等补红对症。治疗此病以西医为主,解放前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群众对此病的认识不清,处于原始落后状态,迷信和愚昧统治着村村寨寨,封建迷信十分猖獗,“巫婆”、“仙姑”、“神仙”到处招摇撞骗,骗钱财,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目前农村医生主要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粪便的管理,不用生粪,提倡穿鞋下地,手、脚、皮肤上涂沫防护剂以预防感染。
治疗:拉祜医目前无特效驱钩虫药,一般只服鸡血藤、土党参等补红对症。治疗此病以西医为主,解放前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群众对此病的认识不清,处于原始落后状态,迷信和愚昧统治着村村寨寨,封建迷信十分猖獗,“巫婆”、“仙姑”、“神仙”到处招摇撞骗,骗钱财,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目前农村医生主要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粪便的管理,不用生粪,提倡穿鞋下地,手、脚、皮肤上涂沫防护剂以预防感染。
(十一)肺痨病
本病现代医学称为肺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疾病。结核杆菌是一种抵抗力很强的细菌,在人体内和外界能生存很长时间,它能侵入人体很多部位,如淋巴结、骨、肠、胸等而发病。民间叫痨病,西医称结核病,侵犯淋巴者称淋巴结核,侵犯骨者称骨结核。结核病的传染途径以呼吸道传染最为常见。本病起病初常感易疲劳、软弱、精神欠佳、烦燥、睡眠差,纳差,逐渐消瘦,体重进行性减轻,低热,常为午后体温升高,下午4~8点达高峰,夜间降至正常,盗汗,女病人可伴有月经不调。肺痨病人有咳嗽,吐浓痰,半数病人有咯血,少者痰中带血丝,多者大咯血,每次数百毫升,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病人有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缺氧等症状。本病可通过实验室及X线检查确诊。
治疗:中草药治疗,以养阴润肺为主。
处方①百部15克,冬瓜子15克,柴胡10克,地骨皮15克,麦冬20克,水煎内服。
处方②鱼腥草30克,白芨20克,白茅根15克,陈皮10克,蜂蜜为药引水煎内服。
处方③百部15克,灯台树叶10克,肺形草10克,仙鹤草10克。冰糖为药引,水煎内服。
此外,尚需注意休息,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调养,多吃营养食物,如蜜糖蒸鸡蛋等。拉祜医对治疗本病除以上药外,尚无特效药,重症者需送医院诊治。
(十二)大腮巴
本病因两侧腮腺肿大如猪头故称。现代医学称此病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本病经飞沫传播,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为急性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5-15岁青少年容易感染,男孩容易侵犯睾丸,是本病的特点。潜伏期8-30天,起病大多较急,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至1-2日后,腮腺开始肿大,40%-60%为双侧肿大,局部皮肤发亮紧张、压痛;张口咀嚼或食酸性食物时肿痛加剧。压迫腮腺也时可见脓液从腮腺管口流出。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及脑膜炎等。腮腺炎整个病程约7—12天。
治疗:以中草药治疗为主。
处方①翻白叶根,板兰根各20克水煎服,连服2-3日。处方②七叶一枝花如克,用醋磨汁加菜油为药引,外擦患处,每日数次。
处方③七叶一枝花15克,粉葛根10克水煎服,白酒为药引。再取上二味鲜品捣烂菜油为药引外敷患处,每日一换。
(十三)蹲肚
西医称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因饮食不洁所致。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伴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随后出现腹痛、腹泻,每日10~20次或更多,大便初为水样或黄色糊状,后粪质逐渐减少而转为粘液脓血便,每次量少,并有明显里急后重感。病程一般1~2周。
治疗:中草药治疗以清热解毒,导滞为主。
处方①水冬瓜树片15克,生大蒜20克。水煎内服。
处方②石榴树皮20克,红糖适量。水煎内服。
处方③马登茶叶30克,生姜7片。水煎内服。处方④三棵针15克、白头翁10克、土木香6克,水煎内服。
处方⑤黄莲10克,阿胶10克,龙骨20克,艾叶25克。水煎内服。
处方⑥柿子树皮20克、连翘10克、石榴树皮6克、草果为药引,水煎内服。
处方⑦乌梅、黄莲各10克,车前草3克,翻白叶10克,生姜7片,水煎内服。
处方⑧鲜马鞭草40克,陈茶叶10克,红糖为药引,水煎内服。
处方⑨益母草10克,黄芩、地榆各15克,苍术10克,黄莲10克,水煎内服。
处方焦神曲15克,山楂30克,树萝卜20克,水煎内服。并注意休息,流质饮食,有脱水及病情严重者应送医院治疗。
(十四)伤寒病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经口感染。传染源为病人,带菌者及隐性感染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潜伏期2周左右,体温逐渐上升,于周内可高达39-40℃,并有畏寒、全身不适、乏力、纳差、腹泻等。第二周进入严重期,高热不退,病人除纳差,腹泻或便秘外,常有明显腹胀、心跳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谵妄、昏迷等。检查可发现肝脾肿大,胸膜部见玫瑰疹及相对缓脉。此期应注意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第四周恢复期,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明显好转。
治疗:本病拉祜医尚无特效的疗法。因起病急,高热,且易并发肠穿孔等,发现此类病人尽快送医院治疗。恢复期可用补冬根水煎内服;山药20克,鸡合包根15克煮猪肉食。
(十五)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以肝脏病变为主。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中以无黄疸型患者最为重要,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慢性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主要经以下途径传播:(1)经血液传播: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血制品等。(2)密切接触传播:如密切接触病人的唾液、尿、乳汁、精液及阴道分泌物等。(3)母婴传播:如分娩、哺乳等。潜伏期2-6周。
急性黄疸型肝炎可分3期;(1)黄疸前期;起病可急可缓,病常有食俗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2)黄胆期:尿色加深数日后,出现黄疸,先是巩膜,继皮肤,阻塞性黄疸时大便颜色变浅,皮肤搔痒等。检查时肝区肿大,质充实,压痛。(3)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脏缩小。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缓慢,症状经,无黄疸,主要有低热,食欲欠佳,肝区不适等。暴发型肝炎病情严重,先以一般症状开始,黄疸急剧上升,出血倾向明显,恶心呕吐,肝脏缩小,病人烦躁不安、谵妄、昏迷、胸水肿等,危及患者生命。
治疗:隔离病人、卧床休息、禁饮酒、给易消化、含维生素丰富及旦白质饮食,避免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拉祜医治疗黄疽型肝炎以黄治黄,常用药物有田基黄、木黄莲、三棵针黄莲、虎杖、无根藤、黄姜、金银花、穿心莲。另外,清热解毒、利尿药如板兰根、菌陈、葫芦茶、车前草、白茅根、淡竹叶、重楼、山大黄、积雪草、梨头尖草、麦冬、枸杞子、紫金牛、青叶丹、酢酱草、射干、两面针、益母草,薏仁米等,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密糖蒸鸡蛋可增加营养,保肝。暴发型肝炎因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应送医院抢救。
(十六)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皮肤化脓等病史;而寒冷潮湿常是诱发因素。多见于小儿和青年,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眼脸浮肿,无其他症状;严重者发冷发热、疲乏、食欲不振、腰痛等。儿童起病慢,仅见苍白、软弱、胃口不佳、口渴或轻度浮肿。高血压、水肿、尿量少、血尿及旦白尿是本病的主要特点。并发症有心力哀竭、高血压脑病、尿毒症。治疗:以低盐和清淡饮食,少喝水,卧床休息。处方①车前草50克,淡竹叶30克,大仙草20克,水煎内服。
处方②金钱草30克,葫芦茶30克,玉米须別克,白术20克,棉花根30克,水煎内服。
处方③野菠萝30克,凤尾草30克,薏仁米扣克,土茯苓20克,水煎内服。
处方④腰、肾部拔罐,每天一次连拔9天为1疗程。
(十七)肾结石
肾结石是由于肾内尿液析出结晶,逐渐形成结石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的肾绞痛,疼痛位于病侧腰部,向输尿管、膀胱及大腿内侧放射,伴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与运动有关,有时见血尿。若结石小从尿中排出,疼痛解除。小便检查可见蛋白及红血球等。
治疗:多饮水,以利结石排出。
处方①凹叶藤30克,海金沙40克,石韦2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内服。
处方②玉米须加克,野陆谷根30克,酢浆草30克,白花蛇舌草20克,螃蟹夹20克,水煎内服。
原文标题:拉祜族医疗用方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