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满族宫廷贵族养生保健

1115年以后,金统治者阿骨打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对养生保健逐步有了认识。《金史》中记载:“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还提出“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而饮食自不阙焉,故能适饥饱之宜,可以疾少而长寿”的养生保健意识。1616年以努尔哈赤为代表的女真贵族大量吸纳中原汉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提出修心养性的养生保健思想。《满文老档》中记载:“古来的神佛书上述说千言万语,心贵正大为上。我(努尔哈赤)认为,人生确实以心术正大最为贵重,其他的都不能此相提并论。”


1644年以后满族贵族的生活日益奢华,满族贵族更加重视养生保健,吸纳和效仿历代宫廷贵族养生保健思想和做法。至清乾隆时期,具有满族民族特点的宫廷贵族养生保健已经基本形成。清代宫廷贵族重视饮食和养生保健药物调理之外,还时常开展具有满族特点的“冰嬉”活动,叠罗汉、中幡、头上拿顶、童子爬竿等集娱乐和运动一体的健康保健活动。如:清乾隆皇帝学习借鉴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养生保健理论,在生活中饮食起居有常,坚持“吐呐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的养生之道。“吐呐肺腑”,即是保持良好心态、呼吸精气、调理脏腑;“活动筋骨”,是要常做运动,保持气血通畅,筋骨舒展;“适时进补”,是要饮食节制有度,适时适度;“十常”主要指: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目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强调了保持人体各器官要用而不费,功能运行正常;“四勿”是指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做到养心修德、行为端正、酒色有度。清朝皇太后慈禧极端重视养生保健,据清代宫廷医药档案资料、《慈禧光绪医方选議》记载,当时为慈禧特制的养生保健方药多达上百种。例如用于益寿延年的“延年益寿膏”、“八珍糕”、“十全大丸补”;用于女性保健方药“调经方”、“回乳方”、“长发香发方”、“沐浴方”、“加味香肥皂方”;用于口腔、眼保健的“漱口方”、“固齿刷牙散”、“明目洗眼方”;还有调理脏腑的“平肝清热代茶饮”、“清热理气代茶饮方”、“清热解暑的暑汤方”等。这些养生保健方药原料要求严格、制作方法考究,包含了女性养生保健众多内容。清光绪皇帝的“种子方”、“长寿医方”、“养心延龄益寿丹”和“令发易长及令发不落方”、“洗目方”、“漱口方”、“沐浴方”等促进生育和健康长寿的养生保健方药等。


总之,满族养生保健伴随满族历史逐渐形成和发展,具有北方民族的特点。满族先人崇尚、顺应自然。传统养生保健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内容丰富、质朴,长期在民间流传。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对养生保健认识日趋完善,满族宫廷贵族借鉴了中华民族历代养生保健的理论和精华,大量的养生保健经验和方药,丰富了中医养生保健的内容在强调个人养生保健、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理念转变、力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战略目标的今天,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整理研究满族养生保健知识,研究开发养生保健产品,为人类健康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原文标题:满族宫廷贵族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