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仡佬族医药的发展历程

仡佬族医药,同古代社会的各民族医药一样,都存在共同的发展规律,这就是《淮南子》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十七毒”的发展时期。在生产力发展十分低下时期,人们常用砭石作针疗疾,以拍打或捶击人的肢体、肩肋治病,用按摩、推拿缓解疼痛等等,不一而足。如前所述,火的出现,于是产生汤药治病,对于许多不能解决的疑难病症,则求助于巫祝,“神药两解”。


仡佬族先民,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了阶级社会。秦汉吋期,由于历代中央王朝拓边的影响和中原文化的传播,使得仡佬先民地区的封建主经济逐步得到发展。到隋唐时形成了封建领主制,明末清初,中央王朝在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即清政府以“流官”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统治,废除残酷的“土司”制度,从而使仡佬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得到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仡佬医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酿酒业与仡佬医药


唐宋时期,仡佬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农业方面,牂牁地区由于“土气郁热,多霁雨”,已能使“稻粟两熟”,加之劳动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许多耕地得以垦辟,如奖州(今贵州岑巩)、南宁州(今贵州惠水)出现“土地稍平,垦田盈畛"、“人尚耕种”、“土宜五谷,多种糠稻”的局面,农业生产的发展,酿酒造浆业随之兴盛,以地区所产最为著名。北宋诗人黄庭坚,与友人饮牂牁酒,连声称赞:“殊可饮!”。不同地区的仡佬族可以酿制甜酒、烧酒和咂酒(又谓“竿儿酒”)。酿酒业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仡佬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在节假喜庆中,于交朋友时,以及婚丧的礼仪,祖先、神灵的祭祀活动,用酒提神助兴,或借酒浇愁等等;另一方面可壮胆,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仡佬族医师,配制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药酒,如益肾酒、延寿酒、怡春酒、夜郎追风酒、黑糯养阴酒、跌打止痛酒、映山红止咳酒等等,为仡佬族人民医治多种疾病。


2.场期药市的产生与仡佬医药的发展


由于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兼之与中央王朝关系的密切,以及内地汉民大世移入,仡佬族地区商业得到发展,集贸市场随之增加并活跃起来。在交通方便,人口比较集中的村镇,或三、五、七日为一场,周围数里的各族村民携带其土特产前往交易,称之为“赶场"。今黔北遵义、仁怀等地的许多场坝,最初都是由仡佬族兴起来的。如仁怀的五马场,原名吴马场,最早由仡佬族吴姓主办,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记中,对贵阳南郊的花溪集市有精彩的描述:“有九巩巨石梁,西北架溪上,是为花仡佬桥”。贵阳汉族唱孝歌时,有“买牛买马花仡佬”之句。


清朝时期实行“改土归流”后,建立贵州布政使司,与外界经济交往渐趋频繁,这时仡佬地区开始出现“场期药市”,仡佬人常常采集当地盛产的杜仲、黄柏、金银花、五倍子等药材上市出售,有的成为销往外地的大宗商品,从而推动仡佬族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如前所述,仡佬族居住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多年自然植被生长,是仡佬族的天然药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仡佬族地区民族医药调查资料表明,当今仡佬族药用品种已达千种以上,常用药亦有200来种,由于居住分散,各地仡佬族医师,用药殊有不同,许多为中医或其他民族医师所不用,因此,大有发掘、整理的价值。


仡佬医师,常常是走村串寨的行医方式,称之为“走方医",由于场期药市的出现,一些仡佬医也在赶场天摆摊设点,为当地各族民众行医治病,并用已掌握的膏、丹、丸、散、药酒等多种药物为群众治病,取得较好的疗效,深受群众欢迎。除药物治疗以外,还辅以刮痧、推拿、针灸、拔火罐等多种民间疗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仡佬族医药的另一特色是矿物药治病,《溪蛮丛笑》记载:“砂出万山之壁为最,仡佬以火攻取。"宋代文献记载务川土产朱砂、水银,并作为常赋输出,说明仡佬族开采朱砂、提炼水银历史悠久,当地仡佬医懂得朱砂镇惊安神的药用价值,也常用以疗疾,常制成粉剂,酊剂以施治,成为仡佬医药的一大特色。

原文标题:仡佬族医药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