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黎医的诊断理论

诊断理论是在对疾病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防病治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人类在同大自然作斗争,尤其是同疾病作斗争中能繁衍下来,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并在实践中逐渐升华出一整套医学理论。如我国中医最早“阴阳学说”,即人体讲究阴阳平衡和“五行学说”,即金、木、水、火、土;古希腊医学的“四元素学说”,即地、火、水、风;古天竺医学“五大元素学说”,即土、水、火、风、空;藏医的“三因学说”,即隆、赤巴、培根。无论是哪个派系学说,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认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保持平衡和协调状态,则人体就健康无病。若是它们之间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出现盛或偏衰,这种平衡协调状态受到破坏,则人体就会发生疾病,出现病态。黎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认为人只要吃香睡甜、心情愉快、勤活动,就能健康长寿无病。以上三点构成人体生命的三大法宝,称为“三宝”或“麦滋囵”,根据黎医习俗,结合医学科学理论,笔者把它称之为“麦滋囵”学说。


黎族语言中的“麦滋囵”指的是“三角”平衡的意思,古人谓地生三金“水、火、土”,天有三宝“日、月、星”。黎医认为人体生命也有“三宝”存在,即吃香睡甜益“麦”,精之意;勤活多动纳“滋”,气之意;心情愉快生“囵”,神也。其实,在古代两周时期,先民们创造了一个“餼”字,多用于向客人赠送食物。《国语·周语中》“廪人献餼”,又曰“膳宰不致條”。“餼”是“食、米、气,,的合文会意字,这个“靝”字后来简作“氣”→“气”,用“食、米、气”合成这个“餼”字,笔者认为,这三个字中的食字为动词,表示吃东西;米为名词,表示五谷之类的食物;气为名词或动词,指的是气体或气在人体的胃肠道中运动,泛指运动。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补充,达到平衡状态,人体就健康而不会生病。这与黎医“麦滋囵”较为相似。


“麦”指的是饮食与营养,是“麦滋囵”中的基础。黎医认为吃香睡甜为“麦”,“麦”来源于食物,能提供人体正常活动的热能,具有产生热量和体温、帮助消化吸收、促进营养,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产生性欲、情感、传宗接代等作用。它以“滋”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与其相加相乘,保持一定的相对平衡状态。如果“麦”本身失去平衡状态时,就导致发病。好比一头水牛,要想牛耕地必须让牛吃草;人也一样,要想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第一要素,那就是营养饮食,合理饮食。什么是营养饮食、合理饮食?到过黎族地区的人都知道,黎族人常用一种树叶与米同煮,成黑色饭,也叫“五色饭”。这种饭咸淡适当,清香可口。认为树叶是酸性,米饭是碱性,两者混合在一起,才能保持酸碱平衡。现代医学称为平衡饮食或合理饮食。还有日常饮食中竹筒饭、鱼茶饭等都是同一原理。


“滋”指的是运动。黎医认为:在人体正常生理过程中,“滋”起到滋润、调节体温、推进血液循环、保持呼吸、分解食物、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固牢筋骨的作用。并以“麦”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预期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如果“滋”本身失去平衡状态,就会导致病态。勤活动,“滋”足。黎族人常说一句话:“活到老,做到老。”这里的“做”指的是工作、劳动。要活就要动,从初生的婴儿落地两腿一蹬,生命开始在于活动,直到老年,更强调劳动(活动),通过劳动,活动其筋骨,身体才能健康长寿。


“囵”指的是心情与意念。黎医认为: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囵”具有维持生命活动、滋正养精、增智长识、支配肢体和思维意识、延年益寿、增强体力的作用。并且还是保持“麦”与“滋”两头相对平衡的调节者。“囵”足,“滋”偏盛;“麦”弱,“滋”不足。当“囵”出现偏差时,也是人体本身失去平衡状态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毒素,急性的如脸色发青,身体中毒颤抖;慢性的如脸色枯萎无光、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久后就会导致病变。神是能产生疾病也是恢复健康的关键。有“心情”才能有信心,那就会吃什么都香,能吃、能睡,让身心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营养以增强抗病本能,否则只会加重病情。


黎医认为,“麦滋囵”是人体生存主导因素,也是产生疾病的内在原因。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都是以三者的平衡与变化为理论依据的。而“滋”是起调节两者之间的作用,使它们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实际上,这和我国中医学上强调的“身心平衡,以致中和”是一致的。


黎医认为人体的生命现象,是一个信念性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内主消化循环,外为视听言行,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在“麦滋囵”的作用下,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的生命活动互相协调,相互制约,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某一部分发生病变,就会影响到其他部分以至整体,造成平衡失调、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病症。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因从整体出发考虑。人和自然界也是对立统一的。人体通过感受器官和外界自然环境排斥有着密切联系。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内部“麦滋囵”之间的调节,使之与自然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黎医治疗中注意三者平衡关系,相为利害。原则上,强调“治未病”的原则。讲究“治”也要“疗”,要“杀”也要“养”;首先“固本”“扶正”“祛邪”调理因人、因时、因地等多方面,将三者相结合施治,固本清源,加减相乘,先重后轻,表里合一,也可因病对证,或东声西击,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下表中了解黎医中三者的互相关系:


黎族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医学,没有中医中的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气血循环等具体的医学理论框架。它注重社会属性和自然规律,把疾病的诊疗与人的生命系统机制相结合,以局部点的变化来窥测内脏器官的病变。它诊断疾病理论依据:即医者运用自己的五个感觉器官(眼、鼻、耳、舌、手)通过五种感受(开、声、色、触、味)来观察病人的五种主要感觉器官:眼、耳、舌(唇)、腹(脐)、四肢(甲)变化,获取病人的五种气味(痰、吐、泻、尿、汗),作为参照标本,仔细观察人体表面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原理来推断人体内脏是否患病及患病的部位和程度,整个过程是以察、问、闻、触、悟这五种方式诊断进行的,其中察、问最重要。以面部察诊、目诊、耳诊、舌诊、腹(脐诊、甲诊、手诊、指诊等较为常用,诊断原则是内外、上下、前后结合来诊断,全面诊察,审因辨证,然后综合分析,突出重点,沴疗结合,专症专方或一症多方。因而诊断准确性高,治疗效果好,同时又对某些疾病进行预测,这种理论知识靠的是言传身教与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黎族这种运用五种方式,都是以单数五五为基础,互相参照,最后得出诊断结果。笔者把这具有民族特色的诊断理论命名为“五五互参”诊断理论。

原文标题:黎医的诊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