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阿昌族医药发展现状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实地走访调研了云南省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区一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和曩宋阿昌族乡,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和保山腾冲县中和乡等3个州市的4个县5个乡(村),就阿昌族医药进行了调查。


在云龙县阿昌族之源的漕涧镇调研得知,漕涧镇现还有传承明晰的阿昌族民间医:第一代:左XX;第二代:李华凤、左兴河、李又昌:第三代:朱文光、左达中、李正春;第四代:李宗海、李宗涛、左德荣、左德兴;第五代:左志龙、左飚、朱海燕、李瑞、朱家昆、张军文。


第一代左XX,已过世,生前一直住在漕涧镇棕树营村,详细情况还在调查中。第二代李华凤(1909年10月24日至1990年8月8日),男,阿昌族,曾为赤脚医生,以医治骨伤、跌打、风湿、肝病、妇科疑难杂症为主,在漕涧镇享有盛名,是当时收治病人最多的阿昌族医。第三代朱文光(1943年3月一)男,阿昌族,现住仁山村,是李华凤的堂弟。从小跟随李华凤学习医疗,现在家开展民间医疗,会使用的药材达300多种。这五代的共同特征是对疾病的诊断都传承了祖辈“五观”“四柱脉”和“摸颈动脉”的方法。“五观”是观其面色,面色分为青、黄、白、赤、黑。面青:病情可能与肺、胃有关;面黄:病情可能与肝、胆有关;面白:病情可能与妇科流血、肾衰竭有关:面赤:病情可能与脾、胃、肾虚有关;面黑:病情可能与肝有关。“四柱脉”为四肢脉。上肢:病人掌心向上,医生用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从病人手外侧摸腕关节旁的脉。食指把寸脉,管头部;中指把关脉,管中部;无名指把尺脉,管下部。下肢:医生用双手食指把脚面上的天平脉,天平脉的位置在踝关节旁脚背中间处,管下盘,腰及以下为下盘;哪个脉有顶的感觉时,对应的器官有病变。脉又有浮脉、弱脉、迟脉和顽脉等。之后双手交叉搭在患者的双脚背上,最后再摸“颈动脉”,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等对症开药。


上述调查表明,到了近代阿昌族民族民间医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诊疗方法,使用的药材已经较多,药材多数是亲自上山釆集,治疗的疾病种类较为普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阿昌族民族民间医药至少在唐宋时期就己初具雏形,经历了“巫医合一,神药两解”的长期过程,在近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阿昌族医药知识和经验,在阿昌族人民的生存繁衍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医药事业十分重视,阿昌族医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防病治病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一些阿昌族民间医生参加了政府举办的中草药培训班,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中草药的认识。


梁河县关璋阿昌族大队于1969年建立20亩种植中草药小药园,1972年疟疾及脑膜炎爆发流行时,用蒿子烟醺驱蚊,用黄柏煮大锅药给群众服用;还用中草药治疗肠炎、痢疾、流行性感冒、咽喉疼痛、肾炎、肾结石和骨质增生等常见病。关璋村阿昌族民间医主治跌打损伤,那乱村有药农自挖收购药材。


在陇川户撒的朗光、芒棒等村也有阿昌族民间医治疗肝炎、风湿、骨折、癫痫、胃痛、膀胱癌等。


阿昌族民间医生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物资源及长期积累的经验为群众治疗一些季节性常见病及多发病,他们除运用一些单方、验方、秘方治病外,还兼施刮痧、放血、药浴等疗法,普遍受到群众欢迎。124种阿昌族民族用药已分别收录在《云南民族药志》《云南省志·医药志》和《中国民族药志》上。

原文标题:阿昌族医药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