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仫佬医药理论认识

一、仫佬医对脏腑器官的认识


仫佬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仫佬族先民与壮、汉、毛南、侗、苗、瑶等民族和睦相处,无数民间仫佬医经过长期与疾病抗争,与多民族医交流,互通有无,融会贯通,特别是受了中原汉族文化的熏陶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仫佬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仫佬族医药缺乏专门的医药记载和系统整理,历来以口传耳听相传,以症论病,指药传授,在民间民族医中自成体系,以朴素唯物观认识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联系规律,朴实地认识、理解、归纳、总结出人体脏腑及窗门的概念,应用于人的生理活动及对疾病防治方面规律性认识。


仫佬医认为,人身局部与整体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构成人体的结构包括神、心、肺、肝、脾、肚(胃)、肠、小肚(膀胱)、肾、女子胞等。神藏于头脑,主宰制约全身活动,为智慧气力的源泉。神气不足,神气不和,就会出现无神,表现为话语低微,少气懒言,不思饮食,身困无力等;走神:表现为头昏眼花,遇事错乱,多梦失眠等;败神:表现为呼吸无力或呼多吸少,肢冷身困,不思饮食等。心主行血,供养全身,心气不足,心气不和,就会出现心头跳,表现为心跳乱,胸闷心痛,面色不华,肢体无力,血脉不整等;心血不养神:表现为心烦意乱,难眠多梦,记事不清等。肺主呼吸换气,为全身气力之本。肺气不足,肺气不和,就会出现肺虚,表现为少气无力,呼多吸少,面无血色等;肺气不和:表现为咳嗽、咳痰、咳血、气急气喘等。肝胆主养血调和滋养。肝血不足,肝气不和,就会导致肝血亏少,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昏眼蒙,头响耳鸣,筋软无力,手脚发麻等;肝胆不和:表现为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尿色黄赤,皮肤发黄等。脾主吸收饮食等,肚(冑)肠主消化存精排废。若脾气不和,则不思饮食,食后肚胀,身困无力,面色萎黄无华,反酸咳气,无神少语等。若肚肠不和,则会腹胀腹痛,心反呕吐,不思食物,便稀泄泻等。肾管生精,藏精气。肾不生精,不藏精气,肾气不和,则腰膝无力,身寒肢冷,耳鸣耳聋,尿多清长,梦遗滑精,早泄阳痿,男子不育,女子难孕等。小肚管尿液贮留排,小肚不和,则会有多尿、少尿、尿胀痛、尿不通等。女子胞管人的生命孕育,女子胞不和,孕育人的胞衣地失养,则无以孕育生育。这些脏腑各有功能,互相协调,维持着人的生理生命活动。当脏腑受损,脏腑之灵气失调,相互协调不和时就会引起人的生理功能失和,从而产生疾病。


仫佬医观察到,人体在内的脏腑与体表的器官有着密切联系,总结为体表“七窗四门”理论,认为内脏之灵气与窗门息息相通相连。脉为心之窗,脉的运行依赖着心之灵气推动。心的灵气停了,脉不走动,人也就死亡了。口、鼻为肺之窗,肺管换气呼吸,肺的灵气活动可观口、鼻之窗变化,肺失去灵气,口、鼻呼吸换气也就停止,人没有气也就死亡。舌为心、胃之窗,心、胃之灵气通舌,能司味觉、吞咽、饮食;眼为肝、胆之灵气通于眼,使眼明能辨五色。口唇为脾之窗,脾之灵气和,口食有味,唇色荣润;耳为肾之门,肾气和则耳能明闻声音;瞳为神之窗,神之灵气活动外露于瞳。口为肺、胃之门,胃气和则知五谷,肺之呼吸换气亦有助于口的作用;肛粪门为胆、肠之门,为排泄胆、肠之糟粕废物的出道。下阴为胆、肾、小肚、精胞宫之门,其功能活动息息相连。皮肤汗毛孔为全身脏腑水热之门,与全身脏腑水热散发代谢密切相连。统观人体七窗四门的形态、神色变化,可以统察全身变化。


二、仫佬医对气血精骨筋肉的认识


气:一指呼吸之气,人身赖以生存必须吸入天地之间清新之灵气,与饮食的水谷食物的灵气融合供养全身;同时呼出浊气废气,使气机得以正常。呼吸之灵气,对人身至为重要,关系着人身生存死亡。仫佬医认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人身的死亡是吸不进天地间清新灵气,呼不出体内污浊废气,致天地之气不能与饮食的水谷食物的灵气融合供养全身。因此在治疗上,仫佬医极为注重调理呼吸之气机功能。一旦出现气虚不足,则运用补气益气药治;出现咳喘、咳痰、气逆不畅,则用止咳、祛痰化痰治疗。


血:血为红色富含丰富营养的物质,是营养全身皮肤、肌肉、筋骨、脏、腑、窗、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当血虚、血少时,全身组织机能会失调,在治疗时调营补血尤为重要。血为水谷饮食之精华经脾胃吸收化生而成,血同时也为气的物质基础,血虚则气动无力,血竭则气无依附而气脱,血瘀则气滞,因而在治疗时常用养血补气,活血散血的方法治疗。同时,仫佬医认为,血富含精微营养物质。风、寒、湿、热、毒之邪气易于侵袭致病,因而在治疗时,仫佬医对一些热毒、湿毒、痧毒等病证,釆用挑刺放出热毒,拔罐吸出湿毒,刮痧刮出痧毒等治疗。


精:一是指主宰人身生殖发育之精,藏于精(胞)宫,为先天之精。二是指饮食水谷化生的营养精微物质,散布于脏腑组织,为营养人身脏腑组织的基本物质,主宰着人身生命的正常活动。一旦出现精气不足,则会影响到人身生殖发育及人身的正常机能活动。仫佬医认为,人身因先天不足或房劳不节,损耗精气,治疗宜补养添精。若因寒湿、湿热浸淫精(胞)宫,出现精败瘀阻,精气不足,治疗宜温散寒湿或清利湿热。若饮食水谷吸收营养不足,则应健脾胃,助消化吸收。


骨:骨能支撑人身形体,有机地结合构成人身的支架,与筋肉结合赋予人身力量,是人身发育成长、维持日常功能活动的基础。骨为肾所生,肾生精髓,髓藏于骨中滋养着骨络支架维系人身。肾虚精髓不足,则会出现发育迟缓,软弱无力,腰膝废软等。治疗时,则应养肾气,生精补髓,强健骨络。同时仫佬医认为,外伤及风、寒、湿、热、毒邪气同样会侵袭骨络而致病,在治疗时,则以化瘀、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解毒等药物对症予以内服、外洗、外敷治疗。


筋肉:筋肉与骨络结合构成了人身的形体,是人身力量的根本,主宰着全身躯体肢节活动功能。脾管消化吸收营养,肝管养血,两者合为物化之本,供养全身筋肉营养。若脾气不健,肝血不足时,则肌肉麻木,抽筋,治疗宜补血养血。若受外伤,风、寒、湿、热、毒等邪气侵扰,筋肉会出现肿胀,拘急痹痛。仫佬医在治疗时,多釆用散瘀消肿、祛风、清热、解毒、散寒、利湿等治法,利用草药内服、外洗、外敷治疗。同时应用针灸、挑刺、推拿按摩、拔罐等技法解毒治疗。

原文标题:仫佬医药理论认识